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太子妃初涉朝政(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太子妃初涉朝政



然而杨满愿不知道的是,皇帝在她午睡不久后便领着数名亲卫提前回了京城皇宫。

与她们夫妻俩的蜜里调油相比,乾清宫正殿里的气氛异常紧张冷凝。

宽阔的殿堂金碧辉煌,内阁学士、各部尚书等重臣皆在场,却鸦雀无声。

御座之上,皇帝大马金刀坐着,身上只着玄色常服,玉冠束发,周身却散发着凛不可犯的天子之威。

“众卿可知,朕为何宣你们入宫?”

底下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纷纷拱手作揖,“臣等愚昧,还请圣上明示。”

本在南苑春狝的皇帝为何毫无征兆回了宫,又为何突然宣召他们,他们是真不知晓。

“西北回乱,叛军不过千余人,朕数月前便下令调集甘州、凉州等地两万大军前往镇压,敌弱我强,竟不能速胜。”

“陕甘总督上奏称军费兵饷不够,而甘肃布政使万秉良则上奏称愿将历年积存岁俸银四万两,缴贮藩库,以资兵饷。”

说到此,皇帝冷笑了下。

底下众人心里猛地一咯噔。

皇帝摆手示意一旁的内侍将密折递给下方的大臣传看。

这道密折是今日午后呈送到南苑行宫的,也正因这道密折,他才临时起意回宫急召群臣。

内阁首辅谢迁最先接到密折,翻开一看,脸色骤变,随后他才依次传给身旁的同僚翻看。

密折中记载,单甘肃一省,短短三年间竟新增了十五万监生,应收到监粮六百多万石。

可,平叛的军费兵饷怎会不够?

因西北连年闹旱灾,地方仓储困难,遇上灾情也无法开仓赈济,皇帝特意准许甘肃开“捐监”。

商人、平民向当地官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米粮即可获得国子监监生的头衔,即拥有了做官的资格。

但朝廷并不一定会给这些监生授官,算是变相从当地的豪强士绅手里获得粮食填补仓储,省去朝廷调拨赈灾的麻烦。

此举于国于民,俱为有利。

且皇帝还特别下了圣旨强调,只准征收麦豆稻米等粮食,不准直接缴纳银钱,尽量避免当地官吏借着“捐监”进行贪腐勒索。

然而,这次一场不过千余人的小叛乱,竟因兵饷不足而平叛不力。

若非甘肃布政使万秉良自告奋勇上奏要捐银资助兵饷,竟都露不出破绽。

说起来,这件事最初杨满愿先察觉到跷蹊之处。

南苑远离皇宫,皇帝自是肆行无忌,这些日子连批阅奏折时都不避着她,随她翻看。

杨满愿起先还有些拘谨。

可想到眼前这一本本奏折经过批阅后再发往各地,其中做出的决策即能影响天下黎明,她又忍不住心生好奇。

而甘肃布政使万秉良那封自请捐银资助兵饷的奏折,便是两日前被杨满愿发现了端倪。

犹疑良久,她才小心翼翼地开口:“父皇,儿臣记得布政使为从二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