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久违了(3/5)

待抑郁症患者有多小心翼翼,苏苓再清楚不过。

周丛听到那句正常人,心莫名颤了一下,“你觉得自己哪里不正常?”

“我…严重的时候有想过自杀。”情绪沉入谷底的时候,她会觉得死亡是一种解脱。

苏苓只是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并没有想过答案,但周丛接下来的话却让她震颤不已。

“我之前看一本书里说,生命的冲动与死亡的冲动并不是水火隔离的状态,而是按照不同的比例融合在一起。生与死真实发生前,已经在脑海里发生过无数次,即使是你所说的正常人也是如此。”

不同于苏苓,周丛的人生一直顺风顺水,所以当时他看到那段话时,并不理解是怎样一种状。如果说苏苓拿到的是题目,那他拿到的就是答案,有题无解、有解无题,同样让人困惑。可上天早就安排好了一切,让苏苓和他、让问题和答案相遇。

并且,相遇后的他们也不只解答了这一个问题。选择学校、惩罚卫童、反抗周女士,还有苏母生产,他们都在一起。这一切又岂是“正常”二字可以囊括的。

想到这,周丛心里陡然一轻,“正常、对错、应该,这些人造概念才产生多久,而生命已经存在几百万年,为什么要用狭窄新生的概念去束缚古老的生命?生命有自己的形态,比起逆流而上的管束,也许我们更需要顺流而下的接纳。”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反抗母亲的干涉。

树,也许不扶自直,也许绕过一段弯曲自然向上生长,可人总是心急地批判、干涉、纠正。连是非对错都是相对的,又有什么是绝对绝对的。

苏苓沉默片刻,“面对负面情绪时,也这样无为而治吗?”

周丛举起她的手放在风中,“风吹过的时候,你会试图去控制它、评判它吗?”

“不会。”

“那就把负面情绪当作一阵风。”末了,周丛故作轻松道:“退一步讲,艺术家追求正常比正常人追求死亡要严重吧?”

苏苓扑哧笑了。人和人的思维真的是不同,在她看来如临大敌的事,在周丛眼里简单到让人发笑。

如果说每一个执念都对应一个“开窍”的瞬间,那周丛的玩笑就是苏苓的开窍瞬间。

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突然被挪开,苏苓的心轻得像一片飘飘然的云。

两人都没有再说话,吹着风里,晒着太阳,静静地抱在一起。

等苏苓醒来时已经是傍晚,她意怔一会才意识到自己在周丛怀里。男生正举着手机看得专注,完全没有察觉到她醒了。苏苓好奇地凑过去,看见抑郁症三个字,原来在看这个。

“你想了解抑郁症,不如直接问我。”

下一秒,手机砸下来,周丛疼得闷哼一声。

苏苓好笑,“这么胆小?”

周丛一条腿支地,从吊床上下来,“别笑了,走,去吃饭。”

这荒郊野外的,哪里能吃饭?

到了山上,苏苓才知道这儿有座别墅,门口的石凳上坐着两位老人,是周丛的爷爷奶奶。

两位老人家看见他们,缓缓起身,“快来,等你们半天了。”周丛奶奶说。

周丛笑着应了一声,扶着她的背低声道:“别紧张,你喜欢的话我们多住几天,不喜欢的话,吃顿饭就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