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第16节(2/3)

至于市集,则是傅文钰觉得自家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要吃素,对

然后他就听到奉先生开了,“我这次说的是一个新本,因为刚练没多久,若有不妥之,还请诸位客官多多包涵。”

“那后来怎么样了啊?”

在场的茶客们也不全都是无理取闹的,刚才不过是凑闹罢了,如今见掌柜和奉先生都开了,便也陆陆续续坐了回去,安静倾听。

段。毕竟奉先生今天说了这么久也累了,而且接下来诸位还有茹娘的琴曲可听,剩下的明日再来,明日再来啊。”

前的这位奉先生,不愧是能被茶楼聘请的说书人,本领不凡。接下来的时间里,他通过自己独特的停顿,语气等,将傅文钰的那篇话本讲得妙趣横生,个别有趣的地方,更是让客人们哄堂大笑。

……不知有没有给版权费。

《真假少爷》这篇话本,因为是五天印一次,每次也就三千字左右,所以目前连载来的只有前面的两万字。也就是张狗剩在张家人的磋磨下,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并且得到了村塾夫的时候。

去打铁铺是因为在他忙着写话本的时候,周氏和傅蓉已经把之前从绣庄拿的绣活完了,现在正在用剩下的丝线、不同大小的。傅文钰决定给她们定一些工,比如尖嘴钳、镊等等。

“嘶,竟有这样的人!”

于是他又坐了回去,轻咳了两声:“既然如此,那在下便再说一段吧。”

《真假少爷》的前面两万字,除了开的换分比较狗血之外,后面的一万多字都是张狗剩的成长经历。因为除了家长里短外没有太大的冲突,所以傅文钰在写的时候,就添加了一些搞笑细节,以方便读者阅读。

言下之意,重得放到明天。

“哎,还没写完呢。”

“可不是!”

告罪过后,他:“话说,有一地名‘平安县’。”

当然离开之前,他打包了茶楼里的特,还有香气扑鼻,他刚刚一连炫了三个的茶叶,准备带回去和母亲以及妹妹分享。

没想到居然有说书先生改编了。

傅文钰:……好耳熟啊。

傅文钰也是如此。

“我知我知!”某个看过了的客人声音不大地:“这是柳州小报上的新话本,说的是一个嬷嬷,把自家孙和主家少爷调换了的故事。”

因为铁制品容易生锈,傅文钰特地让铁匠用铜来制作,于此同时他还定了一些用的细铜丝,约好明天来拿。

傅文钰看时辰不早,不等他说完就离开了。

听到此,傅文钰已经确定及肯定,奉先生说的便是他的第一本话本,《鸠占鹊巢:真假少爷难分辨》了。

傅文钰一边听着熟悉的剧情,一边分神想着。

从茶楼来之后,他拐去了打铁铺以及市集。

然后他又听到奉先生:“某一日,王员外外忙碌生意,家中只余一老母、一妻,及仆从若。”

奉先生秒懂。

“该县有一大善人,姓王,百姓们都称呼其为‘王员外’。王员外此人半生积善行德,济老抚幼,是一个大大的好人呐。”

善其事必先利其嘛。

“当天夜里……”

“咦,这段好耳熟啊。”

……

奉先生一边说,傅文钰一边听周围茶客们讨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