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第184节(2/2)

雀儿山书院学制为四年,第一年以四书五经为主,各学科均要涉猎;一年后通过考试分方向,也可以自行选择,但分数不够只能服从调剂,否则就要留级;后三年除了应试文章的训练,还要学习专业知识,这三年间随时可以参加科举,取中举人才能参加吏铨选,介时荣贺会预,优先所学专业分到各地方任佐贰官员,成绩优异者分,也可申请留校□□,继续研究。

……

杨牧十分为难的说:“我明白您的意思,这些女并非不如男,只是她们没有平等的读书的机会,寻常百姓举全家之力供养一个读书人,此人可以不理家务,不事生产,一心苦读,世间有几个女可以与之相较?可是如果因此为她们开后门,我又怕难以服众。”

怀安本想骂她活该来着,见此情景心都碎了:“哥不好哥不好,回来晚了,让你受苦了。”

这是她此生受过的最惨重的责罚,怀安打开房门救她于火的那一刻,哇的一声就哭了:“哥啊,你怎么才回来哇——”

怀安带回了芃儿榜上有名的消息,沈家的规矩一向是赏罚分明,纵然芃儿逃家的行为极其错误,但她能从一百六十人的考试中脱颖而,全家人还是很为她兴的。

荣贺瞠目结:“是不是亲哥?”

兄妹俩抱痛哭,惨绝人寰。

放榜当晚便叫回侄女女婿,全家人聚在一起,小小的庆祝一下,甚至还在门外放了一挂鞭炮。

最后还是谢韫调整了情绪,对怀安:“杨先生说得对,大家同堂考试,谁也不会谅她们的艰难,如果因此对她们有所宽免,以后的路只会更难走。明天放榜之后,我带她们回去继续读书,明年再考,明年考不上,后年再来,只要下足功夫,总有考上的一天。”

于是怀安在外三天,芃儿就被禁足了三天。

当然,如果能一举考中殿试那就更好了,书院会发放一笔奖励金,并时常邀请他回母校举办讲座……

“偶尔吃一顿粮促消化,对好。”怀安

怀安筷险些掉在地上。

两场考试权重相当,总分排名,设定单科线,两场都及格方能录取。

“杨先生……”怀安言又止。

可他们还是兴的太早,文章批阅的慢一些,当杨牧拿着糊名的考卷来,在考试组先生们的见证下拆开弥封,填写成绩,众人都沉默了。

书院事多且杂,怀安三天没有回国监,也没有回家。

……

饭后半个时辰,考生们便照发放的考牌来到各自的考场,在门经过理员的检查,依次就坐。

除了沈聿不发表意见外,其他人都是反对的,毕竟芃儿年纪确实太小,比大丫二丫还要小几岁,从小生惯养锦衣玉,吃住在学校,家里哪里放心得下。

席上推杯换盏,言笑晏晏。果然如怀安所料,芃儿趁机提想和大丫二丫一样,去雀儿山读书。

别人是山猪不吃细糠,这叫什么?家猪吃野味?

怀安放下碗筷:“书院的饭菜你吃得惯?”

想到这一,怀安焦虑的坐立难安。

沈聿从厢房门经过,悠悠叹:“不知的还以为家中落了……”

儿兴奋的说:“我还没来得及说呢,书院的饭菜真好吃啊!不像咱们家似的,只吃的白米白面,那里的饼是金黄的,香,我见都没见过,汤我也没喝过,又香又……”

本次考生人数共有一百六十人,女只有十二人,除了孙大丫、孙二丫和沈怀芃通过了考试,其余九人都是女校选送的“优等生”,竟无一例外,全落榜。

怕赶不上门落钥,荣贺匆匆劝了他几句,便乘车赶回城里。怀安却不放心,只得命人回家报个平安,睡在了山长室的桌上,第二天腰酸背疼,让人买了张床放在隔间里。

饭换成杂面饼,小米粥换成黄米粥。”

逻辑思维能力是客观题,成绩最先来,大分考生达到了及格线,让怀安和谢韫欣喜若狂的是,所有报考的女孩都及格了。

考试的两天,学院包宿,也就是说芃儿要在此过夜。

谢韫神情呆滞,久久说不话来。

怀安只想拍自己一掌,当初真是脑了,制定了这规则。

放榜之后回到家,怀安才知,沈怀芃这个熊孩给家里留了一封书信就跑了,还胆大包天的雇了辆的城。幸亏是跑去了他的地盘,否则沈聿许听澜非急死不可。

随后宣布考试纪律,发放试卷等等。

尤其是沈聿,他又重新起“才女她爹”的秋大梦来。

……

众人闻言频频,除了苏叶大夫为招不到女弟烦闷不已,其他人还算淡定。

第一场考一篇四书题,考验经学基础;第二场考逻辑思维能力,考验智商。

次日考完,考生便可先行回家,三日后再来看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