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我亲爹是当朝首辅 第136节(2/3)

怀安是在半个月后才见到荣贺的。

到了东所在的撷芳殿,怀安才发现接他的不再是伴伴,而是一位生面孔。

王公公会心一笑,不亏是官宦人家,家学渊源,一即透。低一看,大通汇票,面值……一两?!

事情的起因还得由周岳说起,周岳节制四镇总兵官,与辽东总兵常有职权上的妨碍,姚滨便主将其调走,之后不久,蓟辽总督赵勐海对他多有掣肘,兵便举荐左侍郎韩肃任蓟辽总督,将周岳不满意的上司换掉。

因为太殿下如今的作息时间过于变态,每日早朝后,天还没亮,就要去文华殿读书,侍读官会看着他读《四书》、《五经》及史书,在巳时左右,再由侍讲官讲其经义,午膳后学习弓,晚膳前还有侍书官教书法。

言官碍于姚滨先前的恐吓——不许再跟周将军为难,便只好另辟蹊径,再次发挥里挑骨的手段,对兵左侍郎韩肃下手。

“这位就是沈公吧?”新来的公公对他说:“咱家姓王,是新来的总太监。”

这下言官坐不住了,一个手握重兵的武将,难不该受到掣肘?同僚不顺换同僚,上司不顺换上司,万一哪天看朝廷不顺,带兵把京城一锅端了怎么办?

孙已经长成。从此同辈同僚,都要称呼怀铭的表字,而不能再直呼其名了。

“哦,”他话音刚落,手里的那张银票就被怀安走了,“也对。”

于是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拖到没了借,才勉去东陪太读一天书。

便将藏了一个年关的话本儿小说一脑的倒来,开始包书

怀安平时对公公和刘公公大方,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捎带他们一份,那是因为他们忠厚真诚待人好。他常年王府禁,王公公这太监见得多了,心情好的时候逢迎一下,心情不好时压就不惯着,可巧他今天有起床气,心情不好。……

照说他们这担忧不是没有理的,可手段确实有些恶劣。

怀安直呼陪不起啊,他这小骨还在长量呢,何况他家里又没有皇位继承,为什么要跟着受这个洋罪?

遂将奏疏全留中,作冷理。

……

“哦,王公公。”怀安见他别有意的神情,从袖中掏一张小额银票,他的手里。

言官弹劾韩肃在太的册封大典上当众咳嗽,认为他有失官仪,且咳嗽说明弱多病,不适合在兵执掌兵事,更不适合牧守北防重镇。



刘伴伴:“回殿下,殷师傅要迟一些才到,还没散朝。”

奉天殿,场面作一团。

皇帝看着奏疏险些气笑了,别人他或许不知,韩肃以文官掌兵二十年,率歼敌二万余人,半辈征战沙场,连女都没留下一个,经年累月风餐宿使他落下了顽固的肺疾,一遇冷风容易咳嗽,是本克制不住的。迫害这样一位为国尽忠的官员,他们良心何在!

王公公登时脚底打,险些绊一个跟

言官却不肯善罢甘休,奏疏石沉大海,他们还可以在朝堂上当面陈奏,皇帝不看奏疏,总不能不上朝吧。

两人面面相觑,那还愣着什么,开整!

不过碍于怀安的份,王公公的表情理依旧十分到位:“沈公真是看得起咱家,无功不受禄,怎好收您的银呢。”

……

直到天光微明,已经过了卯时,侍读官员居然还没来,荣贺因问左右:“殷师傅人呢?”

四下漆黑一片,文华殿中着灯,荣贺见到他,嘴就没听下,压力很大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