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58(3/4)

们的检察官的名字,我们会进行公开。”

屏幕黑下来,随着他的念声,一个个白色韩语名字出现,底下是字幕的中译名。

巫雨清直愣愣地看着。

导演说得对。

她就是错了,确实没有演出他要的效果。

她饰演的记者,内核里的善良与正义感,暗地里调查、拍摄、搜集资料,这些动作和人物个性不用在镜头前眉头紧锁,发现重要证据时深呼吸或咽口水。

导演说浮于表面,套路化。于是她就把这些小动作小表情都改了,然后导演又说这样太木。

巫雨清不能理解这句“太木”。

动作多是错,没动作也是错。

怎么变“灵”?这个“灵”该是什么样的表情、气质和神态?

巫雨清这段时间快琢磨疯了,已经钻了牛角尖。

没有所谓“灵”,要的是真。

那些有坚持、有追求、身体力行践行自己理念的人,是微暗的火。

燃烧的心在胸腔里,旁人能嗅到烟。

信念感不是倔强的表情,挺拔的身姿,明亮的眼睛。它更多闪现在疲惫的身躯上,寻常的话语里,向前的脚步中。

巫雨清从浴缸里站起,热水顺着身体往下淌。

这些感悟一定要记在人物分析文档里。

她抬手拿浴袍,然后看见浴巾架子上奇形怪状的毛巾。

谁叠的?家里的阿姨不可能……这不是青蛙么?

她拿下来细看,没想到毛巾青蛙的身体塞着东西,还很重,掉出来摔在地板上。

她的拖鞋前躺着一块金条。

巫雨清抬头去看架子上另一只还维持着原样的毛巾青蛙。

宗政航翻看妻子的书。

她在读人物传记,因为要摘抄,阅读速度不算快。

巫雨清很少重读什么书,她喜欢一遍过,读、摘、记,一次性搞定。

凯瑟琳·格雷厄姆,华盛顿邮报公司前发行人、董事会主席,被称为“美国新闻届最有权势的女人”。她身处传统媒体的颠峰时代,与十二任美国总统谈笑风生。《华盛顿邮报》揭露著名的“五角大楼文件泄露事件”,头版头条发布“水门事件”。凯瑟琳带领《华盛顿邮报》,在新闻史上留下登峰造极、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部自传荣获普利策奖。巫雨清的书签显示,她看到了凯瑟琳的新婚时期。这时的凯瑟琳青春年少,憧憬幸福的家庭生活,还不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完全没想到自己的丈夫会在日后患有重度抑郁,和女记者出轨,在自家农场的屋中开枪自杀身亡。

丈夫的离世促使她接任公司,将邮报办得红红火火。

宗政航读过这本书。

他知道巫雨清在片场演得不太好。虽然视频通话时她从没提过自己工作上的窘境,回家后也不聊可能要夭折的电影项目,只是埋头了解媒体人的一切。

第一人称自传极有感染力,宗政航不想看凯瑟琳的家庭主妇时期,打算重看五角大楼文件泄露的始末。该文件记录二战后美国政府对越政策的种种秘密,从根本上动摇了越战的合法性。

但目录只是简单的标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页码,宗政航只好往后翻。

这时,他的妻子走进卧室,手里拿着两块金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