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326(2/2)

一路从庶吉士开始,编修、南京国监司业、左中允,风得意,仕途顺遂。在万历二十六年就升为左庶,充任皇长的侍班官,成为同科士中的领跑者。但是却因为翌年(1599)的上疏罢矿税、请撤矿监,被内阁大学士沈一贯排挤京去留都任事。

两方较劲之下,谁都不肯退让。

七卿中,位居第三甲赐同的第二十二名崔景荣,最早被天启帝信赖。在兵尚书的位置上,了十几年。其次是第三甲赐同的第四十一名是张问达,也获得了天启帝的信任。而状元朱国祚更是被天看待,甚至说是青有加、额外关照。

累,很累,非常累!

虽是留都的礼右侍郎、吏右侍郎,也是同年中第一个登上三品官阶的人。

表面对自己重视,可是往往上疏十条,能采纳的不过两三条。费心费力地周旋在帝王和朝臣之间,满腔的报国建议都是纸上的空谈

科举蹉跎、嫉恶如仇、到四十四岁才士及第,叶向是反过来的。

这样的郁闷觉,在持到万历三十七年以后,便以惯例地在每年的、秋两季,诚恳地向

叶向的举业很顺利,他在万历十一年(1583)癸未科二甲第十二名。同科状元是朱国祚,方从哲是二甲第三十名。他们癸未这一科了不少能人,不仅在万历朝,更是在天启朝的初年间,成为备受瞩目的一科。

内里的辛苦和艰难只有自己知:那个解不开的死结,一上代表的是与朝臣较劲、想立郑贵妃之为太的皇帝,另一是代表决要天遵循祖训,不能废长立幼的朝臣。

直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戚继光平定了福建的倭寇以后,叶向一家才得以返乡。

但是后来因为妖书案兴事,自己写信给内阁大学士沈一贯,极力规劝其将妖书案一事彻查清楚,莫给小人偷窥国本。却因此犯了沈一贯,被闲置在留都九年。

叶向明白科举的同僚,若是退让一步,等待所有士人的便是无底的渊。

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天,更是拿不上朝作为要挟。朝廷大事无人关心过问,重要位置缺少合适的官员,自己即便报上去了,天也不用印批准。朝臣们结成各帮派,开始彼此攻讦。乌烟瘴气的朝廷,让人灰心丧气又不得不勉力去调节朝臣对天的怨望、安脆弱的非此即彼的稚童较劲心理。

直到万历三十五年,才升为礼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自己还是万历十一年士同科中的第一人,四十岁的阁臣、首辅。

只要想起在泰昌年间初返朝廷受到的冷遇,叶向心里总是会泛起苦涩。那会让他想起初初踏仕途的青年时期。

唯独自己叶向——

叶向祖籍在福建。他的母亲在怀他的时候,正是田倭寇最猖獗时期。为逃避倭寇,亲娘不得不在路旁的一个破厕所里生下他。幼年时期的叶向跟随家人四避难,过着颠沛离、不果腹的困苦生活,曾多次陷绝境,幸而命大才得以存活。

及至了内阁大臣,才明白政事理起来的艰辛。因着朱赓、于慎行的先后去世(1608年),李廷机闭门不理政务,自己不得不独自承担起理所有朝政的重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