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卢世瑜淡淡地说。
十二
忽然就没有人说话了。
入了腊月,皇城根上多了许多庆祝新年的痕迹。行道树上开始挂上了红灯笼,路灯下面也挂。道路两旁的商店橱窗贴了一些大红色的窗花,春节打折的标语变得随处可见。
在市博物馆这条路上,下班的人并不多。偶尔有自行车按着铃铛从旁边经过,还有吃过饭的老人牵着小孩子出来遛弯,三两幼儿发出吵闹的笑声。时不时的,能听见头顶飞过的鸟鸣,也不知道这些不向往南方的小生命要怎么度过这个寒冬。
起风了,但萧定权并不觉得冷。
顺着这个方向一直走下去,就是地铁站。不到十五分钟的车程,就可以回到萧定权的小狗窝。如果在前面的路口右拐,那就需要步行二十分钟,然后进入一条小巷,绕迷宫似的七拐八拐,就能找到卢老师的家。
他已经十分的熟悉那个七拐八拐的迷宫应该怎么走。
但两人没有一句交谈,十分默契的,直行通过路口。
与渐渐暗沉的晚霞,慢慢凉下去的夜风,和逐渐亮起来的路灯为伴,走到了地铁站的入口。
萧定权停下脚步,转过来看着老师。
卢世瑜也回看他。
对视几秒,萧定权还是先垂下了目光,视线落在老师整整齐齐的衣领上。一根细小的白色羽绒沾在上面,萧定权有点想伸手去摘掉它,但又想了想,还是作罢。
“老师会来看展览吗?”
他最终只是问了这么一句。
路灯的光从他身后照来,天色渐暗了,卢世瑜看不清他的表情。
“会。”
卢世瑜也只是这样的回答道。
黑暗尚未来临。深紫色天幕下,城市的霓虹闪烁,正是一番好光景。
晚霞来了又去,身边的一切仍然美好。
或许美好的不是晚霞带来的滤镜,而是与身边这个人走在一起。
走在一起。只是这样而已。
萧定权上前两步,与老师拥抱。
一个短而浅的拥抱。
于短暂告别之际,于晦暗暮色之中。
(未完待续)
————————————————————————
《今世(十四)》
一
随着萧定权的背影在电梯上逐渐变小,关于“我到底在干什么”的疑问,也从卢世瑜的心底冒了出来,
就这样吗?
如果只是为了说一句“那就好”,其实没必要在老李的办公室赖着不走,整整等他一个下午。
下班的时候过来接他一下就好了,不是吗。
真的是去警告老李不许欺负学生的?也不是。老李不是那种人,更何况有他推荐过去的面子。
那——
我这是干嘛来了呢。
搜遍脑海里那些古今中外的典籍,好像也没有哪一本讲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却莫名的想起李易安所写的婉约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这顶着婉约之名的词句,倒是如此不委婉的直白。
李易安所生的年代,一封锦书要辗转数月才能抵达所寄之人手中。今天的人,却只消按下发送键,就能让天涯远隔的人立刻看见自己心意。
或许正因为如此,分明人与人之间只有方寸距离,一盏霓虹,两尺砖路,又好像是天涯远隔。
宁可对着空空的聊天界面,握着手机睡一晚上的人,和明明等了一个下午,也轻描淡写不愿意透露一句的人,到底谁更不坦诚。
难说。
二
但,总有人会想要更勇敢一点。
卢世瑜回到家后,才看到一连串的未读消息。
来自萧定权。
“老师,昨晚那个拍一拍是因为”
“我睡觉不小心压到了...然后疼醒了”
“就想给您发消息”
“但不知道发什么?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