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乡下的母亲妻们,哪里听说过这个?虽说离婚这个词从民国后就听说了,可在封建思想
固的农村,又怎么会这么快接受新派的东西?不要说离婚了,这民国后不也不许纳妾?乡镇以下的土地主不还是照纳不误?
结果呢,就等来这么样一封绝情而又多情的信。多情是对那个洋学生,绝情是对自己。她不知自己
错了什
李言来后,像是变了一个人。不再泼泼傻傻、挥霍无度,将在狱中长长的
发剃短,换了
净的衣服,重新拾起之前学堂里的那些书。跪着求原先学堂里的先生重新收了他回学校,从此走上了正轨,洗心革面重新
人。
母亲和雅萍都受到了打击,而打击最大的自然就是原妻
章琬华。她理解不了李言信中所说的:燃烧的青
,像在莱茵河畔飘洒着玫瑰
雨般的
情。她也不懂得什么叫解除封建束缚,追求
心的自由。李言鼓励她也去寻找自己的
情,可她知
自己从小就是在一个封建家
中长大,父亲是个儒学老顽固。嫁过来的时候是为了给父亲换大烟钱和弟弟妹妹们的生活费,自己哪里还有家可以归?
理说,故事到了之类,应该算是先苦后甜了。可偏偏事与愿违。发奋读书了的李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但在学堂里成绩优异,还有了更加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在接
了新式教育后,他
觉过去父亲接
的都是旧派思想,家里才会一个
惯他不行,一个严厉地教训他读些圣贤书。新派思想才是符合当今社会
的东西。
于是决心到新思想碰撞的大城市——华亭读书。十里洋场的上海,纸醉金迷,在学到更多东西的同时,李言也在二十岁的年纪找到了人生真正想走的路,与想要拥有的浪漫
情。他与洋学堂里的一个女大学生相
,决意远走德国,更是跟家里写信,说要登报申明和章琬华离婚。生命诚可贵,
情价更
,旧时的婚姻是父母包办,自由恋
才是正
。
这和被休了有什么两样?就算她回家了,父亲也一定会告诉她:失节是大,不如吊死。丈夫之间回过一次家,她还记得那次他从外面回来时整个人脸上的那神采奕奕,和之前的那
颓废完全不同,整个人像散发着一
光彩。
这一消息传来,对李家来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为了救儿来,李蒙堂上下打
,几乎掏空了家底。在疏通上下关系的过程中,李蒙堂这把老骨
终于支撑不住了,一
气没提上来,倒在了家门
。
上穿着笔
的西洋服装,手里拿着西洋礼帽,提着个小
箱
,
着金丝框
镜,温文儒雅。那时候全村的人几乎都
来看西洋景,都说李家的小
去以后有
息了,今后能当大官儿。那时的她心里还甜滋滋的,认为苦日
终于熬
了。多少个日夜,自己和大姑
一同织布绣
,悄悄补贴家用,给远在上海的丈夫寄学费。村里的佃
不上来钱,镇上的绸缎庄掌柜送来作假亏空的账簿,欺负李家现如今剩下来的孤儿寡母,自己一个在家里大门不
二门不迈的千金小
,不得已站到了婆婆前
,去跟那些人理论。多少次自己搂着女儿,站在村
地望着路,期盼着丈夫的归来。
看上了,圈在了一个大宅里。李言私下里跟小戏
约会,被周团长撞个正着,那还了得?直接将李言下了大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