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56(2/2)

赵悦听着前面的话还好,听到后面就忍不住笑了,“你这调调,跟恭依教谕他们说也就得了,怎的还用到我面前了。”

闻衙这一晚如何郁闷憋屈,向南这边自是不知的,闻衙离开之后向南继续跟赵悦吃着饭,一边又说起明日发上山的事。

事赵悦自然是要跟着的,这段时间赵悦也跟着大家一起去恭依教谕那里学习了苗语。

向南希望自己想要知的事是从狗二嘴里知晓的,这事儿一直压在向南心里,并没有跟赵悦提起,就怕赵悦也跟着提心吊胆。

“其实民族隔阂第一个就是文化语言,要是以后能有展,咱们就该鼓励汉人学习苗族语言文字风俗历史,在山寨上也建些小学堂,让苗族的百姓来了解咱们汉族的文化。”

“等大家都能正常了,县城里的书院也有其他民族的读书人来学,以后读书科考,为国效力,大家一起共同步。”

两人晚上睡前又说了说琐碎话,或是京城里孩们学会了什么,或是掐算着京城那边寄过来的回信是否已经在路上了。

原本闻衙就想门去找人,结果被识破他意图的亲娘笑呵呵的叫住了,又是一顿念叨。

一开始还好,念叨的是大树跟小妹正相叫闻衙别舍不得妹妹嫁就胡来,念着念着就忍不住老调重弹,说起让闻衙一把年纪了赶找个喜的姑娘娶家门,娶了媳妇儿就不会成天闲得发慌了。

虽然民族相不算洽,可多多少少民族风气还是有一些互相影响的,东云郡的民风并没有那般严厉。

向南也更喜抓住一切机会跟赵悦亲近,这也是为何现在县衙里众人都习惯了大人对夫人的那黏糊劲儿。

大人作为长辈家人上门提亲。

习惯了孩不在边之后,两人相起来倒是生成亲之前谈恋时那觉,便是简单的说说话也能莫名其妙相视而笑,情越发厚。

如今已是三月初一,大年三十向南他们收到的京城那边的年礼以及家书,初二就寄了回信以及一些给孩们的小礼,算算一个多月就该到京城了,那京城那边的回信也该是要到了。

芦笙节是苗族除了苗年以外最普遍

事实上大业朝越是偏僻的地方民风越是开放,比如边关那边比如闽南这边。

向南也回过神来了,打着哈哈讨好媳妇儿,跟只围着骨打转的狗似的。

闻衙听说自己才门不久大树就上门,还带走了自家妹,顿时又是气得一个仰倒。

毕竟若是狗二真有问题,这么多年隐藏得这么,现在还又跟向刘氏以及两个孩住在一起,另外阿茶跟安安阿涧向南也是担心的……

闻衙无语凝噎,他就是想撮合小妹跟卫大哥,怎么就是闲得发慌了?

人越是长大,烦恼就越多,向南暂且放开这些心事,搂着媳妇儿放缓了心神闭目休息,明日一大早就要门去一指山那边的山寨,山寨里情况复杂也不知会是个什么情况,向南自要好好养蓄锐,争取明日去了山寨能有神去应对未知的一切。

向南心里还惦记着狗二的书信,自十一月路上寄过去之后,狗二那边却还没有回音,陈大人那边的回信却是早就到了,只说已经派人盯着了,另外也派人去查狗二过往,下一次回信时应该就能有结果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