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叫花似的摆摆手。
自虞槐入此地界,重黎常是副爱管不管的嘴脸,偶有指点也多是演示几个中看不中用的小把戏,若生得早八成是花拳绣腿的开山祖宗。
徒有抱负底子浅薄的雏鸟撞入十里老林就像只纸鸢,放纸鸢的心血来潮就抽拉下线绳,彻底放手之时纸鸢便无所适从,虞槐此刻心境与之无二。他不知前路暗藏何种诱惑与暗刺,踏上阶梯回望,重黎恰好斜来一眼,眼尾被酒色熏得如挂霞云,清醒得瘆人。
上方星点闪着雪般的光亮,重重冷意直从虞槐头心浇到了脚底。他记起娘死时的那场雪,步子渐紧。
他前脚走,破坛子上的老破门后脚被一只白鹤踢开。它仪态万方地舞到重黎身侧,又很不仪态万方地啄乱了他一头杂毛。
重黎翻了个身,好教另半边也能晒得暖和,迷糊了会才抬手给惹祸精送上回礼——揉毛。
白鹤高傲地扇了他一脸毛:“本大爷来看看你喝死没有。”
重黎道:“喝了,没死。”他贼心不死,又想趁其不备把他跟命根子等同重要的宝贝坛子捞到怀里,鹤大爷没如他意,挥翅把这祸根扇出珍宝阁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射出一根鹤羽扎中机关封上门。“这么多年,大常山山顶早平了,你就是喝死,那个冤家也活不过来。”
重黎将粗鲁乱揉改为轻柔安抚,顺带揩去鹤大爷尾翼上的酒珠,这老伙计哼哼唧唧,边啄“人”边数落。
“消停会罢,长鸿既不在,以后可没谁来为你鞍前马后。”
“……小常山的小屁孩,本大爷想他了。”
“嗯,我也想了……想替他揍你。”
——
虞槐历阶登临塔峰,见到的不是什么稀世珍宝,而是一个徐徐旋动的发光阵法。他取出符纸,哪知那光点争先恐后朝他挤过来,眼前当即一阵天旋地转。他像是被怪风卷到九霄之上,又被喜捉弄人的云翳来回抛掷,五脏六腑来了个乾坤大挪移,这滋味实在是不怎么好受。直到他从高空面朝下砸上柔软的绿茵地,才寻回一丝踏实感。
阵中一片好风光。
晴光明艳,流云呈碎浪状逶迤千里,云中两峰如相面作揖,矮的那座像伏地稽首,另一座比之高十来丈,意气风发受其膜拜。
虞槐以手支头仰观较高的山峰,看久了脖子与手具是酸胀,才慢慢从地上爬起来。
这山不是空无一人的。
背对他坐着个埋首阅卷的碧衫青年,坐姿照旧端正如松柏,几与山水天地合一,是以十分的宁静中又纳了七分离尘的孤独。
须臾,虞槐和青年一同听到了叮叮当当的轻响。那青年飞快地一睨山下,佯作沉思。
随声音渐响,“访客”也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眉目俊秀英挺,敞开的衣堪堪在腰部用几条胡乱系的绸带束住,手提着四五个用红绳串起的酒坛子。一身市井无赖的习气,活似逛瓦市喝花酒的纨绔。
虞槐对这张与己酷似的面容瞠目结舌,转而去看那抬起头的碧衣青年——
那来人笑道:“重黎,猜猜今日我给你带的是什么好酒?”
(3)
大小常山前辈子是一对亲弟兄。前者甫披满山碧翠,后者便雨后笋尖似地露了头,仿佛一弹指顷,两山间的小城池就成了两扇屏风中的香案。小常山山峰不似它兄长嶙峋孤高不可亲近,峰首呈圆弧状,偏西有一处细微的凹陷,正对着虞槐和那两个青年,像张瘪起的嘴——八成是没讨着酒喝,委屈的。
被唤作“重黎”的碧衫青年不为来人的三寸舌所动:“我忌酒,长鸿,休用你的油嘴滑舌惹我。”
来客道:“错了,慧心妙舌才是。‘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庶民以为欢,君子以为礼’,物性如此。我有美酒,山有美景,只欠一合心美人,为挚友千百载,这点小忙也不肯帮?”
碧衫人背身不予理睬,确是虞槐初入小常山结识的重黎,少几许清狂,多三分青涩,修眉如一道顺畅墨线,并无日后触目惊心的截痕。有一瞬虞槐以为重黎看到了他,而后者瞳中唯映浮云青山,清清冷冷淡淡,伸臂取酒:“一坛可以,再多免谈。”
长鸿大发感慨:“延你喝酒还得三请四请,实在难办。”
“以千年情分相胁——好金贵的一坛酒,我敢不饮吗?”重黎启封一嗅,险些翻坛,“百仙草!你居然拿这酿酒?”
长鸿嬉皮笑脸揽住他肩头,顺势把人扳正:“我就说你有鉴酒的慧根,鼻子灵得很。半山头的百仙草酿的酒,不尝尝滋味?”
重黎道:“半山头……你是大常山之主,如何处置山上物自是你的事,可怜凡人苦求不得的灵药,到头却成了你我杯中物。”
“酿醽醁,肉白骨,皆尽其用。无论你信还不信,下界人取百仙草救人性命,对造化的感念还不抵空坛子那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