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644(2/2)

我忙宽:“也知长公主已没了双亲。真和寿却有娘亲,还有外祖母、舅父和姨娘在,不必过分忧虑。”

我忙:“升平刚烈,不辱使命,这是她的荣耀。何况,先帝已经接升平回朝了。”

玉枢低拭去泪意,扁了扁嘴:“你也不必哄我,这么多年,难我还看不透么?去和亲,比泼去的还不如。真了事,谁理她们的死活?升平便是现成的。”

玉枢半晌没应,我又唤了一声。玉枢拗不过我,这才:“你说吧。”

玉枢:“我明白,这天下总是需要有人牺牲。可是为何总是我们女人?”

我想了想,缓缓:“我要说的是和亲回鹘的太和公主的故事。唐开成末年,回鹘为黠戛斯所攻,族离散。乌介可汗奉太和公主南来,求助兵粮,收复本国。唐文宗李昂听从宰相李德裕的建议,借米三万石,将他们安置在天德军镇。谁知回鹘内宰相相杀,其中一投去幽州。乌介可汗势孤缺粮,便突朔州州界。当时沙陀、退浑两保山险,云州张献节婴

玉枢蹙眉嫌恶,帕扬起,飞起一冷风:“那个样,回朝又有何用?”

念及升平青正盛,却断骨毁容,在古刹中清苦度日,亦不觉凄然。“燕昭必有一战,升平自是不能幸免。然而那样的境遇,不回朝会更加凄惨。”

一味违心地安也不是办法,玉枢既然是太妃,就必得直面母女分离的残酷未来。“先帝所生的公主不多,也许她们妹终究是逃不掉的。”静夜加了玉枢的绝望,她几乎要哭了来。我心中不忍,忙又转:“只是真和寿都还小,到了待嫁的年纪,情势未必如今日这般,说不定在京中寻个世家弟便嫁了。就算和亲,也并不是与朝廷断绝往来啊。”

我叹:“以当时的情势,若不和亲,边境的百姓和将士,只会死伤更多。为天下者不顾家,天更不会‘取轻德而舍重功,畏小忍而忘大孝’[31]。这也是太皇太后尽千般不愿、万般无奈,仍许升平大长公主和亲的原因。”

玉枢一怔,正反驳,张一张,化作幽冷无奈的叹息:“你的心当真刚。”

玉枢垂首,疲惫地捂住了双:“没有父母的孩,一切都看异母皇兄的旨意,华也是可怜人。”

玉枢垂首,似对我的“说教”极度不满。我不禁讪讪:“何必总将升平大长公主的事放在心上?不若我说一个前朝和亲公主的事与听,可好?”

我忙分辩:“不是我心,而是——”

在灯光下变得青白:“也是,当年升平是太皇太后的独女,不也一样去和亲了么?圣上和华只是隔母的兄妹。论年纪,也只有她最合适。”

玉枢叹:“我在与不在,也无多分别。来日回鹘、吐蕃,西南、河北各,须和亲的也多,圣旨一下,都是为了国家社稷,谁敢违拗呢?”

玉枢白了我一,没打采:“谁要听昭君和文成公主的事?”我忙:“并不是昭君和文成公主。”

我叹:“是在担心真和寿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