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583(2/2)

皇帝的笑意这才松快下来,向我:“你过来。”我本已站在榻前,闻言只得走上一步,贴着小几站住。皇帝,“到朕边来。”我只得走到他的边,在他后半步侍立。

“谥者,议其父,臣议其君。‘饰终之称也,得失一朝,荣辱千载’‘义不可夺,官不可侵’[215]。”说罢,停了一停,见皇帝若有所思,合目颔首,这才续,“古人云,‘质有余者,不受饰也’[216]。微臣以为,要谥一个‘孝’字上去,反而不好。还请陛下三思。”

皇帝笑:“既觉得好,那便不要偷懒了。”话音刚落,一个小内监便上前来研墨,大女良辰亲自摆了一杯茶在桌角。新笔被濡毅地凝聚起所有的意志。皇帝拿了一本奏疏一目十行地看过,不一会儿已用朱笔批了五六本。他埋不起,好一会儿,我才能安下心来拿起一本奏疏。待我看完,却不知该不该立刻就禀告。正犹豫间,皇帝:“看过了就说。”

皇帝默然,一路圈下去,也不抬:“传旨,朝廷甄选擢赏,自有制度,县令及以上起家者,吏尚书或侍郎必面考其才学,庸下违学者,依旧回县学读书。让国监重新议定考目和取仕人数,三日内报上来。淮男、中书舍人白琪忠正国,直言敢谏,赏百段。”一时间小内监们分传旨去了。

我慢慢走过去,趁背对着他的工夫,小心拭去一线泪意。我坐下来,微笑:“微臣觉得很舒适,多谢陛下。”

皇帝一抬手:“你看那边。”但见大书案后的七扇金丝楠木云龙屏风边,摆了一张樱桃木雕小书案和一把榆木圈椅,铺着崭新的芙蓉褥。书案上一净的笔墨,洁白的笔尖微微张开着,似要尽天下的不平之气,“从此后,你就在这里坐着,替朕看大臣们的建议,拣要的有新意的说给朕听。”

我忙:“是。这一封,是中书舍人白大人的奏疏,共有三谏,一是朝廷取士太滥,请托成风;二是铨叙不依成制,黜陟不依考绩;三是朝廷每年科考取士太少。建议多多开科取士,从学中选官。”

我不想他竟这样快便打发了,着白琪的奏疏呆住了。皇帝抬眸温然一笑:“呆着什么?看下一封,看好了直说便是。”我这才回过神来,拿起下一封奏疏。我看的工夫,他又批了几封,随办了些事情。如此到了午时,他手中不停,中不断,耳边还要听我奏事,一理了二十几封奏疏。

走近了,才闻见他被重重包裹的烈的药气,说话也像秋风的温凉与无力。他细瘦修长的手指懒懒一抬,但见指节大,泽黧黑,分明是焦裹着枯骨。我心底蓦然一酸,怔在当地。皇帝:“你过去坐吧,看看可还舒适。若不好,只命人调换。”

皇帝似从梦中惊醒,阒然张目:“‘不受谥’?”我谦恭一笑,低下去。皇帝叹,“言之有理。传旨,黄泰林谥曰‘景武’,诏书发回中书重拟。”门外一个小内监往中书省传旨去了。

临近午时,皇帝起:“今日到此为止,以后每日你巳时来,一月一日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