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574(2/2)

皇帝端坐如山:“卿在御案旁,于朕实有裨益。望卿勉之,不负朕望。”

殿。好一会儿,琴声止歇,只听皇帝笑:“胡卿的曲,师乐的琴,当真妙不可言。”

殿禀报的内监这才:“启禀圣上,女录朱氏觐见。”

我朗声:“遵圣意——”于是三拜,这才起

一个男人厚重的声音:“陛下谬赞。”

皇帝指着他右手边第一人:“这位是李司政。”李司政发,一张国字脸,眸中黑白分明,下两片青黑,颌下胡须有半尺长,正笑眯眯地打量我,神慈善可亲。

皇帝穿一件枣红圆领袍,斜倚在金漆镂雕龙椅上。面前摆了长长一溜果品酒菜,小简和另一个小内监分列两旁布菜斟酒。七扇整雕云龙屏风翅列两翼,皇帝裹在一团金光之中,阶前香烟缭绕,瞧不清他的容貌和神情。下两列坐着五个男人,老少皆有。我左手边坐的正是施哲,与我相对的,乃是一位白胖书生。

皇帝随意拿起一个黄橙橙的柑橘,丢给小简剥着,向我笑:“这几位大人想来你还不认得,待朕告诉你。”我连忙站起,恭恭敬敬地把牙笏比在鼻尖。皇帝失笑,“你把笏放下,平常饮宴而已。你看他们,连朝服也没有穿。”我慢慢放低牙笏,环视一周,果然大家只是穿着寻常华服。我对面的白胖书生,还是一布衣。

皇帝指着左手第二人:“这位是秘书省秘书郎宇文君山,你不认得他,却认得他的夫人,便是从前弘郡王的侍读刘女史。”宇文君山二十五六岁年纪,杏修眉,鼻若悬胆,双天然笑,颇风情。刘离离并非貌女,嫁的夫君却着实俊俏。怨不得小陶唤他“我大昭的郎君”。

皇帝笑:“朱女录来得正好,她也是乐之人,从前也没少去梨园听师乐弹琴。宣她来。”

皇帝笑:“朱大人不必如此拘束。列座。”两个小内监无声无息地搬来一张椅,一人引我坐下,我这才敢慢慢抬起来。

皇帝指着右手第二人:“这位是检校御史大夫、司纳施大人,你认得的。”咸平十四年我刚刚认识施哲时,他不过二十三四岁,如今已近而立之年。上两淡淡的胡须,面颊上还有被小儿抓破的血痕。

皇帝指着左手第三人:“这位便是久负盛名的京中才胡不归。”胡不归的名字我早早便听过。胡谚玢,字不归,因避

那内监又跨门来,声喊起我的姓名和官职。我将绿萼等人留在殿外,双手持笏,垂趋步而。金砖光亮细致,牙笏洁白的倒影拖长长一柔光,我清亮的声音回响在泥金彩绘的栋梁之间:“女录朱氏参见圣上,圣上万岁无疆。”说罢跪拜叩首,礼毕谢恩,“微臣避居山野,今蒙征辟,实惭尸素,有愧厚恩。”于是再拜。

皇帝指着左手第一人:“这位是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大人,便是封女史的父亲。”封羽一张鹅脸,肤白皙,甚是儒雅。他父女放岭南之时,我将封若从前送给我的珍宝都还给了她,使他们免于路途风霜之苦。封羽于座上欠还礼,目中充满惊喜与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