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我笑
:“‘易必在前,难必在后’[191],
皇
的怎能贪图监国的安逸,却让君父独赴疆场?自当不避艰险,自请副贰,为君分忧了。”
苏燕燕笑
:“既如此,监国待君父凯旋,也是大功一件。现摆在面前的坦途,为何要舍近求远?”
我微笑
:“皇
监国,多少有传位之意吧。”
苏燕燕一怔,随即笑
:“
多虑了。三皇
还只有五岁,昱贵妃又一向不涉朝政,外戚也规行矩步。不论是立贵妃之
,还是立最年长的弘
郡王,都是能说
理的。况且时日还浅,不至于成了什么党争吧?”
我低低
:“这一次,不知朝中都看好谁呢?”
苏燕燕轻轻拨
着银炭,淡然
:“咸平十年亲征,那时弘
郡王殿下还是嫡
呢,可惜了。十三年,总算立了悫惠皇太
,又薨了。”
苏燕燕笑
:“正是。太
监国嘛,多少有这样的意思,众人也都是这样想的。谁知王爷倒自请随军
征,这监国重任便落在李司政和两位副相的
上了。”
我好奇
:“妹妹可知是谁上书提议殿下监国的么?”
我笑
:“妹妹所言甚是,但愿是我多虑。‘圣人以天下为大
,知一人不可独化,四海不可无本,故建太
以自副,然后人心定,宗祏安,有国不易之常
。’[192]当年汉文帝从代地
长安的第一年,有司就奏立太
。当今登基二十年,至今未有太
,百官若不上书请立,
“
说笑了。
人在青州,京中时势却也瞒不过
。不然弘
郡王去了广陵盐场
置了一桩旧案,怎地回来便执意随君父
征?
敢说,从无对王爷有一二谏言么?”
我笑
:“咸平年间一共三次亲征,每一次朝中
中都请立太
,这也是惯例了。”
苏燕燕当年在
中,曾暗中指
我侦破徐嘉秬的命案,我也疑心她在慎妃临死前与之有所
谈,甚至直接促成了她的自尽。我扶助弘
郡王的意图,须瞒不过她,也无须隐瞒。遂淡淡
:“
臣
的,‘德不可以企及,立功立言可庶几也’[190],我的谏言,亦不过循常理罢了。”
苏燕燕笑
:“然也。究竟是
想得长远。”说着从小荷包里掏
一枚长长的铜镊
,又拈
两枚素香银炭轻轻放在炭盆的边沿,“这一两年间,朝中无非两件事。一是御驾亲征,二是立太
。
走后,圣上
秋忽然病重。亲征之前,朝臣们便请立太
。只是圣上决意要等班师再说,因此所有请立太
的奏疏一律留中。”
我微微叹息:“幸而圣上不理论,若较真儿起来,以为这试探涉及党争,恐怕三皇
要被斥责了。”
苏燕燕垂眸
:“亲征之前,有说弘
郡王的,也有说三皇
的。听我爹爹说,因为奏疏递上去都没了音信,就有人上书试探,请弘
郡王监国。圣上虽无回复,但年前
中便
这样的风声,人心这才稍稍安定。”
苏燕燕叹
:“这
奏对的秘事,我如何能知晓?既然是试探圣意,我想,也许是三皇
那边的人提
来的。”我凝神片刻,忽而一笑。苏燕燕笑
:“
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