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乍暖还寒的热气,宛如执笔写信的人手心的汗(2/2)

苏文彬也笑了。

不知是记忆失真,还是电话线传来的声音失真,杨超的声音有些哑,似乎不像苏文彬记得的那么洪亮。

“诶。”

苏文彬讶异于杨超竟然记得他习惯在袋上夹钢笔这个细节。这个问题稀松平常,却又那么奇怪。

“不……不是,是另一支钢笔,”他又再次问,“杨超,你有什么事么?”

么令人心澎湃——只要敢想,敢假设。

只有他自己知,这张纸上的每一笔一划,都是为了掩盖那句不经意写的心事。他必须极力控制着握笔的手,才能让字迹自然如初。

“月底。你信上说的那些,有意思,跟讲故事似的,到时候——”

“我在海东有个远房亲戚,知我爸妈的事了,叫我坐火车过去住一段时间。正好还没开,不那么忙,我……”

“喂,杨先生?您好,我是苏文彬。”

“我是杨超。”

迎。”

信的最后,杨超问,“你还会来龙坟山吗?盼回。”

俩月前新上任的村支书情招待了地质研究所的勘测队伍,一共四人。

那个天,海东格外。细密的雨蒸腾着午间乍还寒的气,宛如执笔写信的人手心的汗。

“你……有什么事吗?”苏文彬在狭小的秘书室里压抑着气声,看着被掀开的电话罩布转移注意力,“我给你回的信,你收到了吗?”

“哦、哦,杨超,你好。”

“谢、谢谢……”

苏文彬也在其中。他还穿着秋天时那件灰的夹克衫,夹着钢笔。

苏文彬心里了一下,随即空落落的,上又被担心填满了。

杨超看上去很好,是什么病,竟然拖了这么久才痊愈?他只字未提。

然而那些想象和探索,向来只来源于外世界,而不是针对他自己……

他又坐回椅里,盯着灯泡看了几分钟,直到视野有些眩了。

在月底之前,他常常不经意地重复这件事,可是月底过了,杨超并没有来。

苏文彬拿一张新的信纸,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嗯,”杨超在电话那笑了笑,“那就这么说定了,我挂了,后面的人我了。”

龙坟山位于内陆原,是没有这样绵绵的雨的,而这个夏之,从海洋来的东风却也没吝啬那一

“到时候我带你转转,海东发展得很好。”

苏文彬第二天就给他回了信,“我想我能找到办法。”

那天苏文彬正在一场会下会里和同事就找矿的方法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激动地站了起来——对于自己持的学术观,他向来是誓死扞卫的。

一碗汤面掺着瘦相间的丝,第一个放到苏文彬面前,码着切得细细密密的咸菜看着就很

苏文彬往两个茶杯里都倒满了茶。

苏文彬抬起,在氤氲汽里看到了杨超。

二月中旬,苏文彬再次收到了杨超的信,信里说他病了一场,这两天才刚刚好全,“所以就不去海东了”。

“苏文彬,在吗?有个姓杨的找你。”

“看了,”杨超说,“你的字真好看,秀气,又清楚。”

苏文彬像投稿一般寄了那封信,不久后,他没有收到回信,但是在单位接到了杨超的电话。

“喂?”

他试了试坐在左边——这样更接近平时摆放瓶的位置——然后起去够到瓶,往茶壶里倒

以至于他竟一时没有细想,是哪个姓杨的。

他把写好的信最后一页重新誊写了一遍,这一遍没有最后那句难为情的“我也想念你”,但是每写一个字都令他羞红了脸。

回到宿舍,苏文彬将本来就井井有条的房间收拾得更加一尘不染,在两张椅中间摆上一个茶壶,两只瓷杯。

勘测小组到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他们没有在县城的饭馆停留,一个个都饥辘辘。这个,睡得早的都歇了,再生火起灶也不现实,村支书就近敲了几家门问谁方便准备些吃的。

“是……用你夹上那钢笔写的么?”

什么时候?”苏文彬问。

他推了推镜,回到会议室继续和同事讨论起来,抛几个问题,同事被他问得哑无言,指指他的钢笔,说不愧是名师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