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73-76(7/7)

人。

年岁渐长、情窦初开。在叶雪涯尚未发觉方河心意时,那双从苏醒至今便一直盯着他的眼睛,不觉藏了几分别的情意。

便在这时,余朝终于结束长久的闭关医治,得以重获几分自由。



直至重新凝视这些过往镜面,叶雪涯才迟钝发觉,余朝自一开始便不喜方河。

非是不喜,更是厌恶。余朝或许天生便擅心计,只三言两语挑拨,便又引起惊鸿峰门人对方河的注视。

——原本在过往的十余年间,叶雪涯只带着方河在落梅小院修行,早已避开了别院师长的视线。

四下嘈杂渐起,叶雪涯最是厌恶这等舆论之事,本欲带着方河继续闭关,却突兀听闻,这舆论谣传与他有关。

方河不擅修行,修为难见起色,这些叶雪涯早已知晓。

而方河自知修行难有进益,却仍要天天与他同进同出,这其间是否藏着别的缘由,叶雪涯从未深思。

余朝别有深意地笑着,同叶雪涯道,或许方河并非天生修行不易,只是他的心思从未放在修行上。

毕竟方河身怀仙骨,无论如何耽误修行,他早晚都有飞升的时候。

——他有长久的、几近与天地同寿的时光挥霍,不必与他们这等凡人修道者争朝夕。

叶雪涯闻言,俶然一怔。

余朝所言,是前所未有的猜测。

却也击中他心底最隐晦的嫉恨。

余朝继续语焉不详地笑,道方河在惊鸿峰上只缠着叶雪涯一人,鲜有与外人交际,不知是方河怯生,还是叶雪涯管束严苛。

叶雪涯拧眉不语。

罅隙自此而生,而方河一无所觉。

叶雪涯让方河去药园帮忙打理,既然剑修之道难有进益,不妨从炼丹或是阵法之术上学些本事。

又或者,只是单纯让方河从他身边离开片刻。

药园中有几位外门弟子,不受惊鸿峰避世所限,时常出海交易物资。相较在隔绝人世的落梅小院长大的方河,他们的阅历委实精彩不少。

外门弟子不知内门的诸多避讳,见方河灵力低微,以为他也不过是派来打杂的寻常弟子,拉着他讨论外界的诸多见闻。闲聊之余,亦谈及不少世故风月,有外门弟子感叹,惊鸿峰上的人,个个都像摒弃天性一般,寡淡至极。

方河不明所以,再追问下去却引起一堆意味不明的笑,有人丢给他几本闲书,似嘲非嘲道,可怜方河自幼在惊鸿峰长大,连人情风月也无从知晓。

方河拾起那几本闲书,成了后日谣言的罪证。

余朝不喜方河,但他们罕有碰面。叶雪涯从来不留意这些人情牵绊,真正让他意识到此间有些不可收拾时,是余朝告知他,方河私藏了他的剑穗。

方河那时正在药园,余朝同叶雪涯道,近些日子他听闻药园那边多有传闻,外门弟子口无遮拦,或许有些言论,碍了他这位大师兄的名声。

叶雪涯本是最烦这些嘈杂言论,然而这次牵系上了方河与他,鬼使神差的,他听了余朝一言,推开方河未锁的屋门。

于是那缕剑穗与记着红尘风月的杂书,一并映入他眼前。

叶雪涯一时不知是惊还是怒,或许不可置信与匪夷所思更占上风。

方河道心不坚,方河耽于修行,方河别有用心……

竟然是因为思慕于他?

简直荒谬又可笑。

在他眼前“铁证如山”,可叶雪涯不愿找方河质问,倒让余朝气闷了一段时日。

但此事终究不会无波无澜地带过。

往后每见到方河一次,他倾心于自己的事实便在耳边回响一次,对上方河一贯亲近示好的动作,叶雪涯竟觉出几分抵触与反感。

——道心不坚,有碍仙途。

他这样想。

方河自恃仙骨可以无所顾忌,可他还有漫长艰苦的飞升之途。

——不可被他扰乱,不可被他耽误。

然而当他开始以各种缘由支开方河,却愕然惊觉,他是高高在上孤冷的大师兄,除却偶尔造访的余朝,只一个方河会主动向他问候示好。

方河是特殊的。

叶雪涯深深抵着眉心,自问自答,可他只有一条仙途可走。

所以方河注定会被舍弃。

于是他回避方河,修行不再顾他、平日不再照拂他。没了叶雪涯的庇护,外加余朝的暗中作祟,便是如方河这般从未被教过人情世故的人,也觉出了冷漠与压抑。

他不明白叶雪涯为何越发疏远自己,思来想去,大抵是因二人修为境界犹如天堑之隔。

是他对不起师兄多年指教。

方河怅然叹息,也少了几分往叶雪涯面前凑的热络。

再往后,便是海上历练,经年的隐晦心思被水镜揭露,叶雪涯终是恼怒发作,一时意气抛下方河。

从此万劫生。

秘境将封闭之际,无人知晓他曾压着满心惶惶,搜遍每一处法阵与洞天,只为寻找失落的同门。

终究,只在满池淤泥中,寻到残破的相思断剑。

他不敢猜测方河生死,然而平生第一次如此慌乱,他犯下了无可挽回的错,失去了一个远比他想象更重要的人。

一时意气便致诀别,他从未如此后悔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