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此等事关重大之话,厉延乐放下酒杯来,认真看着他,“此话,可是陛下让你来说的?”
“这是自然,不然皇后也不会醋意大发到这程度。”厉长安手执酒杯,盯着里
晃
酒
,淡淡述着,“皇后谋害龙
,
证虽毁,人证犹在,本该立即依法
死,陛下却只是将她
禁,必定是忌惮苏家势力。自陛下登基以来,苏家恃着有辅佐之功,
耀武扬威,甚至踩到了厉家人的
上,陛下显然是早已有了惩治之心,却苦于无人撑腰,势单力薄。要对付苏家,二哥,若我们此时不
手,那便再难遇此良机了。”
王府上下知悉他要过来,早已给他张罗好了接风洗尘。厉长安回绝了大摆筵席,只愿与兄长小酌几杯,以表谢意。
“没有,他才没有这个胆呢。”厉长安又是冷笑,“他大概是还想留着皇后的一条命,以为可以借此与苏家周旋。但苏秀秀这个女人,此时不杀,绝对后患无穷!”
“二哥,我确实是为了给明儿报仇,才有此提议。但在我心中,一直以来,二哥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厉长安掷话来。
“不是我,是你,二哥。”厉长安回看向他,目光中有泪意,但不乏
毅与哀切。
他弯下腰来,在上官明额前落下一吻,又以指腹轻轻推开他在梦中仍微蹙的眉。随后,他执起上官明一只惨白手掌,在手背上也烙下亲吻,然后才将他的手臂放回到被褥之中,替他掖好被角。
但时辰已到,厉长安心中已好准备。
当日晚些时候,筱宛居替厉长安寄了好几封信,不止往康王府,还有数封往曾被上官明或厉延乐提携过的官员,或是与他们几人
好的旁支贵族。每一封信都妥帖封好,嘱咐必须
到收信人手上亲启。不过几日后,回信陆陆续续又到了厉长安这里,除了厉延乐的那一封以外,其余信笺,统统被厉长安付之一炬。
厉延乐错愕应:“我?”
上官明命悬一线足有三日,期间一直未能清醒,还几次发起,下
血断断续续,情况时好时坏。厉长安一直衣不解带,寸步不离床榻边,所有大小事务从不假手于人,亲自照顾着上官明。除了替他喂
喂药,
换衣以外,厉长安最多只在寝室中稍作休息,夜里睡觉也只躺在房中
榻上。
以厉延乐的聪慧,他锐地听
了厉长安话中的怒意,犹豫片刻,仍是问
:“长安,你这是为了明儿吧?”
“长安,你,你想——”厉延乐当即拉着他的手臂,低声问,“你莫不是对那椅
有了想法?此事可不能轻举妄动!”
“明儿……这一回,该让我为你些什么了。”厉长安轻语一句,大概是连躺着的上官明也听不清的音量。话毕,他站起
来,不舍地又看了上官明一
,终是离开。
厉延乐微怔地看着厉长安,一时之间,竟难以说拒绝话语。
这几日,上官明偶尔会微睁开,但并不认得人,依然躺在床上,对厉长安焦虑的呼唤声不为所动,不多时又再度沉沉睡去。
厉延乐的封地与京城相距不远,以车代步亦不过是数日路途。厉长安却独自牵了一匹良驹,快
加鞭,两日便抵达康王府。
“不错。二哥,这几年来,我一直有句话想问你。”厉长安与他对望,言辞真挚,字字清晰,”我想问二哥,当真甘心吗?二哥自小天资过人,在我们三兄弟之间最为类
萃,文能
谋划策,武能上阵杀敌,且我们同为父皇父后的亲生儿
,仅仅是因为年岁较幼,你就必须把皇位拱手让给一向碌碌无为的大哥。明明二哥才是有治国安
之才的人啊,你甘心吗?”
厉长安却冷笑一声,答:“若此事发生在二哥
上,二哥也会宽心吗?”
“长安,明昭仪的事,我们也都听说了。”一段时日不见,厉延乐看起来变化不大,大概是封地山清秀,家中又敦睦和气,令他
好了不少,“此等人
惨剧,着实让人难受。你也还是要宽心些,莫要太过忧愁了。”
厉长安徐徐抬,望着龙袍背影,面上毫无表情。
“唉……”厉长安凝视着他的睡颜,叹息声苦涩得如浸泡过久的茶,落到床上人儿的
边,却始终
不去他
中。
直到五日之后,见着也瘦了一圈的汪太医,谨慎地对厉长安回禀
,明昭仪的
命已保住了,只是
仍太过虚弱,不知何时能醒过来,大抵仍需等他自己慢慢恢复。厉长安听了,先是对他
谢一番,又细细叮嘱太医署众人对上官明仍要多加细心,最后,却唤绣冬取了纸笔。
此话听着有些意,厉延乐不由得愣了愣,随后压低声音又问:“长安,明儿的那个孩
……至少,对外宣称,是大哥的孩
吧?”
一想起仍卧床不起的上官明,厉长安低下了,掩去泛起
意的双
,“……难
不应该吗?我厉长安一生,只有这一个知己,为了明儿,难
不应该吗?让谋害我孩儿
命的杀人凶手伏法,难
不应该吗?夺回我们兄弟二人本该有的权力和地位,难
不应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