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3(2/2)

长平:"她说的便是汉人设宴的环境,许多王公贵族摆席宴客,要专门布置可供观赏的台,不在山荷池,便是阁温室,临听泉,对月当歌,有时还要找上丝竹班奏乐,看在里听在耳里的比吃在嘴里的还重要,只一味讲求表面文章,怎么能怨不亡国呢?"

而长平总是温和纵容地笑着,一边轻轻拨着三足鼎里的香灰,一边开始她的讲述,讲那些已经飞散在历史长河中的香绮艳,那些经过了尘世的风雨却依然媚不老的红颜,那些明旧主人纠缠不休的恩恩怨怨——

建宁听了羡慕,说:"还是你们汉人会吃,个糕儿也这么多心思。我们满洲的节庆,却只会吃火锅,汤汤的好不罗嗦,再不就是宰一只全羊烤着吃,更没意思。现在太后娘娘又跟着个洋教士学吃西餐,脆血淋淋的生吃,那才叫难吃。"

"我父皇崇祯皇帝的皇位是由他哥哥、熹宗皇帝朱由校传给他的。熹宗的母亲早逝,从小跟随妈长大。那妈姓客,比皇上大了足足十八岁,可是两个人关系亲密,同行同住,直到皇上大婚后,仍然常常召客氏伴寝,并将她封为"奉圣夫人"。熹宗的皇后姓张,为人聪明正派,非常不满客氏的不端行为,多次在皇上面前谏,让他远离客氏,还揭发客氏和宦官魏宗贤的苟且关系……"

虽然长平百般谦逊自抑,建宁却只是悠然神往,对她所代表的那个大明王朝充满向往仰慕。她一直觉得,前这个废墟一样的皇只是个假象,而长平公主讲述中的那个大明殿,才是真实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繁满月,即使是镜里的中的月吧,也好过前枯枝败叶、月缺星残一般的大清朝廷。

香浮恍然大悟:"喔,

总是这样的开。建宁总是这样央求着,她好喜长平讲述中的那个朝廷,那个后,无论是酸风醋雨,香风泪雨,还是腥风血雨,她都喜

坐在一旁久不说话的小公主香浮听见,忽然自言自语般地:"榭,夏在乔林,秋在阁,冬在温室。开琼筵以坐,飞羽觞而醉月。"

长平唏嘘:"或者正是这的习惯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格,或优雅委靡,或犷豪放,汉人一味讲究"不厌,脍不厌细",又要香味俱全,又要环境幽雅,又要皿考究,只是一个"吃"字上便费了多少功夫,哪里还有余闲想得到开疆拓土,保家卫国?这样说来,钟鸣鼎,倒不如布衣蔬的好。"

不等长平回答,建宁抢着说:"就是太监。你没见过吗?"

"仙姑,讲个故事吧,讲皇后和妃的故事。"

建宁一愣,好奇问:"你说什么?"

还有后,总是听人家说什么三六院,佳丽无数,洗脸的粉黛把金河的都薰染得香艳如脂。可是清廷的后里,除了太后就是格格,孤儿寡母,孤家寡人,哪有半繁华盛世的景象?皇帝哥哥年龄还这样小,却已经要上朝听政,可是又无权主政,每日郁郁寡,好像有千斤的心事似的。他为皇上,可是不能住在乾清,只是住位育,虽说是暂时的,但是谁又可以保证他的皇帝位不是暂时的,前的大清朝不是暂时的呢?

香味,都是可以的。"

"什么叫宦官?"小公主香浮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