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506维修厂生意来(拜求月票嗷)(2/5)

“这个张生他不是个东西,有钱的时候天酒地,作贱家里妻并休妻;等到他没钱了去要饭了,还不忘作贱妻家呢,他这次直接钻人家灶台下把自己给烧死。”

漏勺放上祭灶果。

“虽然灶王爷只灶台的事,可是咱们也说不好,他是不是在其他好事上也给咱使劲了。”

漏勺也贴上了对联,贴好后他端详一下,觉贴的好又拿拆下来的鞭炮去扔了三个,引得老黄和崽们汪汪汪叫。

小年要准备家伙什不少。

“有一天,他乞讨到了这个前妻郭丁香家门了,郭家招待他吃饭,他为此到羞愧难当,一钻到灶锅底下把自己给烧死了。”

王忆又摇摇

漏勺一愣,说:“是啊,是这么回事。”

“你说,他死了成灶王神了,那他妻家的灶台呢?那灶台还能饭吗?”

王忆说:“这样的传闻其实问题不大,这传闻的重不是他一辈混账,而是他浪,玉帝觉得他这样难能可贵,所以才赏赐他。”

他是厨师的,灶是他的战场,所以灶王爷就是他的守护神。

孙征南也没回家去,他去祝真学家里过年了,直接跟祝晚安领了证,算是上门女婿了。

祭灶用品要认真准备,漏勺顾不上吃晚饭,他等王忆发完了年糕后便招呼王忆去收拾祭品。

王忆听后更是摇

“这在我们佛教里就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沙生泉过来帮忙摆放桌

不过这也只是看起来像是上门女婿,他是不想回家乡过年而已,实际上他和祝晚安还是普通夫妻。

两张八仙桌对拼起来,上面放两个蜡烛台、一只香炉、一把酒壶。

今天小年一到,每家每都要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其中祭灶又是渔民小年夜的重中之重。

岛上断断续续的响起鞭炮声,很零散的鞭炮声,这就是开始祭灶了。

老百姓祈求的无非就是个吃饱喝足与阖家平安。

漏勺疑惑的问:“咋了,王老师,我说的不对吗?”

漏勺笑:“咱外岛说灶王爷叫张生,他一开始跟你我一样都是凡夫俗,然后张生成家之后终日天酒地,媳妇郭丁香屡劝无效便跟他离婚,而他最终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

供奉两把小刀、三只茶碗,茶碗里泡上清茶。

忙活着祭灶用品,他忙里空问王忆:“王老师,你知灶王爷是咋来的吗?”

生过来,隔着一天队里便要发船去市里码拉货。

可他也

除了红白球、冻米糖还准备了芝麻球、油枣、黑切、白切、寸金糖、八宝酥等等,都是甜品。

今年发生的好事,漏勺给从到尾的数了一遍,把功劳都归在灶王爷上了。

“这事说到底是在劝人向善,有些人或许一辈什么好事,可只要还活着,只要活着的时候觉悟了,愿意好事、好人了,那神仙们还是愿意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王忆听的啼笑皆非。

漏勺再愣:“又哪里不对吗?”

王忆跟他开玩笑,说:“怎么通电的事也得谢灶王爷?电力不归他吧?”

什么‘年年柴米常富足,日日火保平安’,或者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他孑然一,已经没了家乡也没了亲人,所以过年不会离开天涯岛。

漏勺严肃的说:“王老师,举三尺有神明,咱不知神仙们都给咱了什么,但咱诚心诚意的谢过他们就是了。”

腊月的风灭了夕,皎洁月亮低空漫垂,往海上、往岛上泼洒下清冷的光辉。

家家的灶台上贴了灶王像,两边有专用对联:都是黄有功写的。

王忆摇摇:“一方有一方的传闻,咱外岛说灶王爷是怎么来的?”

年糕到手,社员们喜喜的准备祭灶。

寻常人家放红白球、冻米糖就得了。

“玉帝知这事后,觉得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让他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凡间的事,所以他成了灶王神。”

在八十年代的外岛,小年是忙年的开始。

王忆还给放上了一包的粘牙糖,说:“这下灶王爷升天以后可张不开嘴了。”

漏勺是吃灶台这碗饭的,他准备的灶果多。

他回来后跪下虔诚上香,谢灶王爷让他能吃上学校后勤这碗饭,谢灶王爷保佑王忆回归家乡,谢灶王爷让王家人都能吃上饭……

王忆觉得这话没理。

他想了想又说:“我就是听队长以前批判神仙,批到灶王爷这事的时候说,玉帝来,张生混一辈,就因为还要脸面结果就把他给成神仙,这不公平。”

蜡烛台上安红蜡烛,香炉里燃香。

王忆说:“不是不对,而是玉帝来。”

于是供桌上有袅袅烟雾也有淡淡雾,祭灶的氛围便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