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百四十一章 极其廉价的烹饪油(3/3)

泰通宝,也就是一钱银,一枚御制银币能只能买十斤油。

凿壁借光、囊萤映雪这种向学的典故,就是能读得起书的寻常百姓,也用不起油。

油灯也是一种奢侈之物。

陈镒继续说道:“油棕树三年内到盛果期,盛果期一提大约有百余斤重,在前三年,每亩地大约只有五百斤油,第一年只有两百斤左右。”

“不用施肥、不用浇灌,但是要除虫,也要修剪,打理简单,就连外番蛮夷都可以种植。”

“琉球因为沧溟暖流的缘故可以种植,还有鸡笼岛东侧,可以少量种植。再有就是吕宋、渤泥、爪哇、占城、暹罗等地,这些纬度比较低的地方可以大量种植。”

朱祁玉认真的思索了片刻问道:“其价几何?”

陈镒十分确信的说道:“到港每斤十枚景泰通宝,是豆油籽油的七分之一。”

他从桌下拿起了一个小油壶,用斗盛了一碗说道:“油清亮,适合煎炸,天稍冷凝固,这油可用于烹饪,都挺好,就是有点…难吃,味道上,跟猪油差不多。”

桐油吐人,得酒即解。

桐油有毒,服用会呕吐、腹痛腹泻,所以不能食用,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直接涂抹有极强的防水、防腐、防锈。

而豆油、籽油、椰子油、猪油以及陈镒拿出来的棕油,是烹饪油,非常适合油炸食物。

棕油的味道和猪油烹饪差不多,但是价格要比猪油低很多很多。

兴安将棕油放在了陛下的面前,二月初的福建天气,仍然带着些许的寒气,棕油处于一种半凝固的状态。

朱祁玉嗅了嗅,颇为感慨的说道:“价格只有七分之一啊,很是便宜,眼下吕宋、暹罗等地有人种植榨油吗?”

陈镒想了想说道:“大部分都是咱们大明人在雇用当地人种植,建了不少的油棕园。”

“雇用?”朱祁玉玩味儿的问道。

陈镒思考了片刻说出了实情,无奈的说道:“其实就是奴役当地外番蛮夷。”

大明跑出去的富户们,在海外的模样,可没那么温良,做事根本没什么顾忌,彻底撕下了大善人的伪装,从形制的角度去说,富户们在万里海塘,搞得就是典型的奴隶制。

奴隶制没什么优点,唯一的优点就是可以极限压榨其劳动成果,而且没有任何道德负担。

大明的确有高道德的劣势,但是大明的富户们从始至终都有低道德优势,他们在海外的扩张之路,伴随着血腥和奴役。

“他们怎么搞朕不管,能把棕油运到港就行。”朱祁玉并不会阻止他们在海外搞奴隶制。

因为原始资本的积累必然是血淋淋的,必然是伴随着冷血、施暴、残忍、不公,甚至是让人发指的。

但是资本的积累,要么付出大明人的血肉,要么是海外番夷的血肉。

朱祁玉看向了于谦问道:“这次换装清汰了不少的军备,除了黎宜民和黎思诚购买的还有多少?”

“很多,大约还有十二万三千余人的军备。”于谦对换装清汰的数据很清楚,京营的军备都是永乐年间的制式,现在全部更换为了景泰制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