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六十章 盲从盲信(2/2)

虽然朱四没明说,但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这小不得京城那位堂兄早死,自己就可以当皇帝了。

跟唐寅私甚笃,间接给了唐寅不问事而知情的机会。

朱四嘴里发不屑的声音,我这里都快要庆祝自己当皇帝了,因为一切都被朱浩算中,你们却还在劝说,让我守住臣的本分?果然父王走的时候没说错,要成就大事,非要听唐先生和朱浩的不可。

“此等时候,王府本应上表问陛下躬,但或许有人会认为别有用心,此时不宜多过关注此等事,权且当作不知为好。”

意思是我们兴王府孝义为先,值此风浪尖,你这么激动很容易被人拿来文章知不?

因为袁宗皋先行制定了会议基调,以至于后续商谈都没了意义,朱四左耳右耳,不过心中已经开始有了小波澜。

人都还没见呢,居然就这么自信认为他什么都知?你当唐寅是活神仙吗?

袁宗皋也听一些苗觉朱四的想法很危险,急忙言提醒:“殿下,我兴王府一向崇信礼乐,教化安陆一地百姓,对于孝义礼法之外的事情,切忌不能沾染。

若真有人穿针引线,再好不过。

好不容易通过几个月布局,把唐寅排挤成王府的边缘人,怎么小兴王会对唐寅如此盲信盲从?

,“并非不信任你的能力,只是认为靠袁长史他们就能把王府治理好,他们是老人,对王府没有坏心思。但同时也希望兴王能继承大明统,这要是没有你在旁辅佐……不行,不行,我这就去告诉。”

朱四不理会那些人商议什么,心中窃喜不已。

“朱浩真是神机妙算啊,他不能回来给我谋划策真可惜,好在我把唐先生带回来了,还有朱浩的锦,真是天助我也!”

好奇地问:“这也在朱小先生算计中?”

急忙走了来:“我来前,已把事情告诉唐先生了。”

离开京城时,当皇帝还是没影的事情,这才回来几个月,好像一切就有眉目了。

……

明明一切尽在掌握,可为何让人如此无力呢?

朱四笑:“天下人或许都不知此事,但唐先生怎会不知呢?哦,还有一人,朱浩也知晓。”

朱四:“唐先生不肯来,必定是认为时机不到……对了,不知你们认为,陛下病情会往何方向发展?”

唐寅:“可不是么……如今京师发生的,早就在他的推演中,这也是为何兴王会认为我全盘知情,并早谋划的原因。”

朱四关切地问:“张长史,你这病情……?”

作为王府中不学无术的代表,自然也受到袁宗皋排挤。

但对蒋的排挤方式却与唐寅不同——蒋怎么说都是蒋王妃的挂名弟弟,靠疏离不行,只是不给其正事的机会,他该知的还都知

“哎呀,伯虎兄,我想起来,离京前小先生给了你三是吧?就是对应陛下生病的事?这件事……看来得及时通知到那边才行。”

会议结束,蒋跑去找唐寅,唐寅这才知王府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居然没叫自己席。

……

:“殿下,有关京师之事,伯虎或许并不知晓。”

既然知这都在朱浩算计中,唐寅也知晓全盘计划,这时再不跟蒋王妃说明,很可能就要坏事。

“……你是不知啊,我那外甥,对你信任有加,将你夸得简直天上有地上无的,袁长史那张老脸,黑得就跟锅底一样,哈哈,看着就好玩……”

这样朱四的论就不成立。

但想到如今自己在兴王府境艰难,而自己的学生很可能上就要当皇帝,这时真要激勇退……他自己都觉得不可饶恕。

“你……”

这话说得极其自信,不为别的,就在于这明明就是朱浩的预言,当初说这话的时候唐寅也在场,怎可能不清楚?

唐寅本想拒绝。

袁宗皋听了这话简直想打人。

指望你们?

居然还提到朱浩……那小这会儿正在京城呢,他知与否跟今日商议的事有任何关系吗?

张景明一边咳嗽一边回答。

在袁宗皋看来,朱四认为唐寅“变不惊”的前提,是唐寅已得知这件事,但有人告诉过他吗?

态度定。

哼哼,黄菜都凉了。

张景明:“听闻陛下不过是落染肺疾,估计静养后便无大碍……咳咳……”

唐寅听了蒋对于会议内容的叙述后,一阵惊叹:“原来这一切,都在朱浩的算计中啊。”

“哦……”

“无碍,无碍!”

就算有,也要说没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