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三十二章 促膝(2/2)

劝说唐寅继续为国为民!

朱浩:“说及你们在南昌时写诗作画,提到夫人的才学令人敬佩,还提到……”

朱浩笑:“还是夫人了解他,他就想过桃庵里的惬意生活,连去安陆,也是我带他去的,可能是我害了他吧。”

可怜你唐寅,一直觉得天下没人懂你,情这个女人对你的心思很了解,从你鲜衣怒少年得志,到你科举重挫从此浪江湖,若没有特殊际遇,你的人生已不可能在朝堂上大放异彩。

你不是人生没有意义吗?

其实她和唐寅一样,心态上早放开了,以他们这年岁,情方面或许平淡如再好不过,难真想早早结合在一起?

娄素珍面凄哀,摇:“事已发生,朝廷几时追究,对宁王府并无差别。”

娄素珍:“先生在安陆的经历,妾也有耳闻,当得起一心为民的赞誉。”

朱浩突然提了一句。

显然娄素珍自己也很迷茫。

朱浩笑:“实不相瞒,在下略通周易之术,曾推算过,估计就在这两年,兴王府中……便有真龙。”

娄素珍摇:“并无打算。”

朱浩想了想,会不会你也在恨我呢?

即便我再怎么帮你,你也只能归于平淡,连你自己都觉得能力不上现在于兴王府获得的地位吧。

目的是什么?

朱浩:“年后传来消息,说是陛下去年年底抵达南京,但城后并不过问江西地方事务,只顾着玩乐,估计江西诸事要等开甚至接近夏时,才会有一步动向。”

不过想想也是,若不是江彬为了跟钱宁行派系斗争,总拿宁王之事在皇帝面前风,让正德天削夺宁王护卫,宁王也不会在自危下仓促起兵,最后落得个惨淡收场。

“唐先生最近总提到你呢。”

还有王守仁提前兵以及平宁王叛的计策也自于我?

“先生虽无心朝堂,但他为国为民的情怀仍在,这也是他为何一直留在安陆的原因,他也想为一方百姓实事。”

朱浩没法替娄素珍规划将来,这要看她自己的选择。

但随着时间推移,知宁王府上下谁都跑不了,那还留在京师持什么?等着唐寅“回心转意”?

娄素珍摇:“妾何德何能,再说了,先生潜于王府,怕很难为家国太多事。”

不过有没有我,区别不大,历史都会这么就班发展下去,我只是了预警,让一切都在正确的轨上发展。

“就是这个人,反了宁王,心思极其歹毒,祸国殃民以其为首。”娄素珍恨恨地

朱浩心想,这算不算是一惺惺相惜呢?

朱浩

听到江彬的名字,娄素珍拳握。

“夫人将来作何打算?”

朱浩脸上浮现同情怜悯之,叹息后

虽然你还不知,其实是我跟朱万宏建议,让他跟江彬提以宁王之事作为契机,打击政敌?

这观倒很独特。

“是吗?”

那我给你创造一个。

娄素珍面平和,问,“他说我什么了?”

娄素珍:“世间大才,无人能过先生,但他志不在朝堂,即便以兴王府之事束缚他,只怕也拴不住他的心,当初他离开南昌,更多也是为追求内心的宁静。”

朱浩总算抛心话题。

娄素珍留滞京师,属于跟着朱浩这个“主人”来京城赶考,顺带探听宁王府被朝廷追责的消息。

但问题是……或许唐寅自己都觉得,若是自己主动,会被人误会他“癞蛤蟆想吃天鹅”,所以连当朋友的勇气都没有,再加上这事的确不是唐寅主导,现在的他陷极度的自卑和怀疑中,觉得自己要名利没有名利,要地位没有地位,凭什么接纳娄素珍?

既然明知以后生活在一起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还不如像现在这般个朋友,以后一起写诗作画,了此余生,也算不辜负彼此相识一场。

再生个孩

编不下去了。

这算是给娄素珍一个生存下去的理由。

“所以我希望夫人能鼓励他,让他继续为朝廷事。”朱浩提请求。

提到曾经二人一同经历过的事情,那就是把唐寅送南昌,前去安陆,娄素珍脸上浮现些许轻松的笑容,也是想到当初,唐寅何等落魄,谁能料到今日两人境遇会发生逆转。

朱浩很想说,谋反是你丈夫自己的行为,别总赖到别人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