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第一届鳌山灯会(2/2)

杨士奇叹息两声,突然说:“皇上所说的工业刚刚起步,需要耗费的钱财众多,更需征用不少民力去开矿,在财政预算时,还应多支持。”

内侍会意,走至栏杆前,气沉丹田,调动所有的力气朝外喊了一声:“开灯……”

夏元吉依旧拒绝。

杨士奇环顾周围的景,转而说:“去年夏粮、秋粮丰收,各地粮仓多满,想来里面的钱钞也满了吧。今年是否能多支取一些给社学,总要夯实基础,才能谈文教,启发民智,明白是非,便于控。”

“父皇,父皇……”

别说连中七次,就是不中一次,你送给皇上一件,那也有得赚啊。

PS:

谢AisiaRhine打赏,谢那冷本尊打赏,谢谢你们的认可与支持。

这几年需要尽早解决卫所的新军之策问题,不能再拖了,拖久了迟早会再次现福建之的问题。

夏元吉有些郁闷,是没什么不妥,但没钱。

杨士奇看着饶有兴趣的夏元吉,低声问:“朝廷要办灯会,你疼。缘何此时如此悠哉?”

远观开灯,极是壮观。

酉时一刻,内侍尖声喊:“皇上驾到!”

朱允炆欣然,带众人下了胜棋楼,与恩慧等人一起涌灯街。ωωw.Bǐqυgétν

杨士奇询问。

店家是售卖瓷的,见到皇上来自己摊前,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利索,倒是伙计还行,见朱允炆等人想要猜灯谜,便简单介绍了下规则,“连中七次”免费赠送一件陶瓷。

朱文奎指着灯街,很想其中。

朱允炆见莫愁湖畔早已准备妥当,天已黑起,便对内侍

声音传开,沿着湖漾四周。

“超过就超过,有什么不妥吗?”

在没有灾荒旱的年景里,减免税收是不应该的事。何况山东民力被征调都给了工钱,没克扣谁的。

时间似在这一瞬停了下来,转之间,鼓声大作,随后便是一阵密集的鞭炮声,原本只有月光清照的莫愁湖畔,顿时无数火树银,璀璨夺目。

夏元吉皱眉:“文教几年来,哪一年支少了?今年再增加,明年再增加,用不了五年,就要超官吏俸禄支了。”

朱允炆看向御用监的王钺。

翰林院等官员,已是登楼而待。后太后、皇后、宾妃、长公主、公主与命妇,则穿着诰服登上了胜棋楼西侧的郁金堂。低品的官员没有资格上楼,只能站在莫愁湖边的小台上。

朱允炆着绯红常服,在内侍簇拥与安全局护卫下,踩着矫健的步伐登上了胜棋楼,众人连忙行礼。

朱允炆止步于一座灯之前,看着灯上悬挂着的红纸封,左右看了看,说:“诸位皆是大才之人,又是元宵,不妨便猜些灯谜。”

朱允炆示意解缙取下一张红封,拆里面的谜语,解缙看了一,笑着说:“这个倒是简单,谜语是两画大两画小,打一字谜,诸位谁想来了……”

百官听闻,轰然大笑。

夏元吉拒绝了两次,也不好再拒绝,加上朱允炆已经将工业规划提升到了战略层面,便欣然答应。

杨士奇被夏元吉拒绝,也不介意,继续说:“山东支撑北平营造新都日久,百姓辛苦,是否可以减免几地税收?”

“朕听闻为了这场灯,耗费了十几万钱钞,这钱都在了何?”

而在莫愁湖东西两侧,灯火渐次升起,目光看到哪里,哪里就升起灯火,如同火的浪,不断涌向前,曲折逶迤中,走向南岸,形成了一条环形的灯街。

但新军之策推至全军需要财政支撑,只给军士发粮,他们估计也是不愿意的。如何解决财政不足,确保财政持续,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不可能总倾斜到文教领域。

王钺连忙解释:“皇上,这些灯看远看区别不大,但近看却是不同。这里有杭州绢灯。滇南料丝灯、闽中珠灯等十余,灯的样更是繁杂,看,这座灯是老样,这座则是钟馗追鬼,那座是刘海戏蟾,还有禽虫设计,更有奇巧的灯……”

夏元吉瞥了一杨士奇:“没的钱,我自是兴。”

一声平后,众人落座。

朱允炆起走至栏杆,看向莫愁湖,湖中扎起的台上,有一座气势磅礴的鳌山灯,山灯之上,更是缀着无数繁星,随风微动,浑似星河运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