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七十二章 让白银在国帑与百姓间流动起来(2/2)

何况,后面会追加的三百万两。

张居正颔首,问向张学颜:「大司农略估计,外库这边能拿多少帑银来兴国富民?」

虽然目前只内阁的几个阁臣和尚书张学颜知,但也都有些心澎湃起来。

内阁诸阁臣,和被张居正请来内阁的尚书张学颜,在听到张居正说他已请得皇帝准予,为扶持工商,而达到兴国富民、解决无地民生存问题的目的,决定内帑和外帑即国帑的一笔存银以投资,且皇帝已答应一百万两的话后,皆不由得神一振。

之所以这样,自然也不是朱翊钧嫌钱多,而是他知这资本只有动起来,才能刺激生产力,才能增加社会财富,把得更大,而反哺内外库,让内帑与国帑不但没有因为拿钱来投资,反而增加了不少,拿技术来也是一个理。

而现在,朝廷要拿一份价值三百万两的投资,让天下人去分这三百万两和这三百万两带来的利。

「内库暂拿一百万两银,用作兴国富民之用,外库可拿多少,内阁同再议议。」

张居正听后拱手称是。

请后,就提了自己的谕旨。

张四维等倒是皆因此,在脸上浮现失望之

枫渡清江

朱翊钧这时继续说

「然后再下旨设立度支司,先生可以先把这个国库和内库要帑银以兴国富民的消息传去,以使天下一些工商类士绅,把对官绅一纳粮当差的不满,转移到渴望能分朝廷这份大利上来。」

毕竟,朱翊钧不能学许多地主,只知把收上来的财货埋在地上或放在仓内,不让其动起来,使得整个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发展,且造成财货一直往上动,这样迟早会造成底层财货枯竭而最终事。

要知,现在大明九边的棉布需求算是大明内需市场的大,是这个时代棉布需求的最大需求,也不过是一份价值两百万两的糕。

王国光在的确是,历史上的明朝官员里,少有的财政家之一。

张居正忙称领旨。

所以,张居正才会说他在发展国民经济这方面,比他们几个清更合适。

甚至还会追加三百万两。

「那就先暂定三百万两的兴国富民款,内阁给各督抚巡钧令去,让他们各自奏一奏其辖区内有何可兴国富民事,有要扶持的工厂作坊和产业,悉数奏上来吧。」

张居正说后,王国光忙激动地拱手:「放心吧,叔大,陛下和朝廷真要拿三百万两银,以兴国富民,那鄙人就还陛下和朝廷一个更加兴盛的大明!」

张学颜沉了一会儿,接着就起拱手回:「谨慎起见,可以先拿两百万两试试,若真能兴国富民,再让各地报些可以兴国富民的工商之事,然后据所报是否生利稳妥,而可再追加三百万两。」

「至于投多少钱,多少,待先生与有司议了再说。」

朱翊钧需要让钱财在内帑、国帑和百姓间动起来,才能创造更多财货。

「一百万两?!」

和朝廷好这笔兴国富民的款。」

王国光甚至不由得先站起来,再次询问了一下。

朱翊钧这样,相当于把自己这个皇帝,和朝廷把收上来的,和历年积攒下来的内外库财货,拿分来,再分,相当于主动切下一块糕,让底下的人来分。

张居正说着就看向了王国光:「汝观,你来拟这钧令吧!钱法财政,你是最擅长的,维与我、乾、汝默虽族中皆有经商而富的,但本人皆是翰林词臣,这方面是不如你的,所以,只能是你来拟。」

一百万两白银的内帑加两百万两白银的外帑,已经是很大一份糕。

「另外,仆已荐举你汝观掌度支司,以后你可得替陛下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