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十一章 斥责御史(2/2)

朱翊钧说后问:“这样,天下士人总能服气而不敢走捷径吧?”

张居正听后拧起了眉:“巡御史无提督军务之权,亦无报军功之权,他这样是置巡抚于何地,置朝廷制度于何地?”

“去宣先生来!”

张居正回

张居正对自己的学生一向教的严。

只是刘台并不领这位严师的情,在张居正指责他的私信一到辽东,他看了后就当场拍案而起,且又重新切齿念了起来:“为巡,首先制,将来因此现国朝巡掣肘巡抚指挥之权,而使战事大败,且国运受损,乃至亡国!尔承担得起这个坏制之责任吗?!”

张居正说后就回自己值房,立即写了一封斥责刘台的私信,倒也没有直接票拟将自己学生以制为由革职,只是在信中用词颇为严厉。

但刘台在被张居正斥责后,不是赶认错,而是直接上了一弹劾张居正的奏疏。

张四维见张居正这么说,不由得劝:“或许只是报功心切,何况无论巡抚还是巡皆为御史,上疏言事,也不算什么。叔大就别过于苛责了。”

“臣遵旨!”

“这成什么理!”

朱翊钧刚从京卫武学回来,张宏就疾步走了来,:“皇爷!元辅张先生被自己门生刘台弹劾了!列举了元辅张先生数条祖宗制度、擅作威福的大罪!”

“陛下圣明!”

虽然张居正的担忧在大明后期也的确表现了来,巡御史这些言官掣肘督抚导致边事屡屡受影响在后面不是一次两次,大小御史官相互制约导致兵事日坏的现象也的确越来越重。

而张居正在回内阁后,张四维则递来一奏疏给张居正说:“叔大,这是令门生辽东巡御史刘台急递京的辽东捷报!”

“想来若武官至千以上,也不至于再请不起文人教自己读书!”

“这样更利于小民弟将来为陛下掌兵,但又不至于使从武之普通军弟断了将来不能为陛下帅臣的路。”

张宏忙拱手称是。

朱翊钧本来还想想说科举改制的事,但想想不能之过急,理学还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得再等着社会生产关系乃至思想领域发生变化了再考虑改变科举内容比较好。

“这不是苛责不苛责的事!”

朱翊钧在回乾清就把自己的一《四书集注》拿了来,递给了当值的张宏。

要知就是万历这个皇帝学生,他都督促的很,何况是没有君主这一层份的其他学生。

wap.

朱翊钧听后沉下脸来,接着冷笑:“朕早就说过,傅应祯不是最后一个,不杀人反对的只会越来越狠,看吧,这次直接是其门生揭自己老师的底了!”

“既如此,看来在让武转文之前,得让该武官也参加一次文会试才可,如此才能让人服气,也避免有企图走捷径之辈,要么从院试乡试考上来获取会试资格,要么就从边镇真刀真枪地拼杀来以总兵份获取会试资格。”

朱翊钧说后,便:“那就以此拟诏,下发兵!”

/134/134148/31586156.html

一个多月后的万历四年正月二十三日。

“仆因为他考成不错,将他特提为巡,去辽东以历边政,结果他为御史,便自己先违制!这算什么理,他今日能替巡抚报军功,他明日是不是能替巡抚调动兵,后日是不是就敢代巡抚斩武臣?!”

“把朕的这宋版《四书集注》赐给陈璘。他应该能明白朕的意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