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中学那是什么?那是一条脚已经踏大学的圣地啊。
咋办啊?
弟弟阿哲也被妈妈打着骂着过来写作业,妈妈私下说了,阿哲考上初中,就给郭文一百块奖金。
曾玉兰只能再去找郭文这个学霸,请他帮自己辅导初中三年。
乡里的中学开业了。
弟三人都住在外婆家,她与弟弟每天要走五里路上学。
从初一下半年开始到初二下半年总有同学因这或因那不上学了。
郭文是个面上云淡风轻,背后暗暗用尽的,既然收钱辅导她,那自己要更加熟悉功课。
好像所有的坏脾气都冲着这个小自己两岁的弟弟去。
记忆中,这个同年堂妹先是一举考了县城中学。
瞧,曾玉兰的初一(2)班就有78个学生,而初三(2)班就剩下三十几个学生。
记忆中,有件事发现在两三年前吧。
想偷懒就威胁一句会打他的,阿哲委委屈屈嘟嘟囔囔的,还算听话,
小阿姨不光与曾玉兰住一起,还分在同一个班,而郭文自然不在一个班,他分在重班初一(1)班。
初一(2)班,又名普通班,这是学生与家长私下定义的,可着实是安排分数分班,160分以上在(1)班,140分以上在(2)班,140分以下的回去复读或是在家务农。
不会就是不会,曾玉兰对着作业,那是哭无泪啊。
还是三姨看到了,忙过来拍打她,让她松开。
初中毕业再教育的是极少极少的,比例是十比一二吧。
没有办法,隔着木板墙就是家里的粮仓,这房间成了老鼠用餐必经之路。
曾玉兰智商有限,唯一会的只有死记背,语文还行,英语也能凑活凑活,因为原主在晚年跟着小孙女学过一
。
初一除了语文和数学(包括几何),又添加了英语,还有历史、地理、政治。
可是死记背与数学和几何而言,那是万万不够的。
历史、地理、政治也可以先放一放,与中考影响不大。
接着,不负众望的考到了京城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就嫁在京城。
接下去不是生娃养娃,而是接着考。
当年弟弟矮她半呢,一
法
也没有。
目前,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班。
这里还有曾玉兰的功劳。
每年只有一二个考去包分的中专或是师范,就是所谓的捧上了金饭碗;还有一二个考去县城
中,以及十来个考上镇普
……
“好的,谢谢小妹妹。”曾玉兰笑
。
可初一两个班与初三两个班区别大大的。
先天智商 后天努力=学霸。
挨过了初二下半年,初三就不大减员,不为别的,就为了初中文凭而已。
有一天,妈妈爸爸当时在外地呢,好像跟着三姑夫当农民工呢,三姑夫是个黑心包工。
“可以啊,每天都可以过来写作业,不懂的可以问我,可是,你要如何支付辅导费呢?”郭文斜着那狭长的双眸,淡淡的问。
“我带你去挣钱。”曾玉兰笑着,这个暑假郭家因她而添了好几百收
呢,比得上郭家
一年地了。
没有搬过来,将角角落落的老鼠给找
来,堵一堵。
学校还没有扩招,九年义务教育还有几年才实施。
整个暑假给了郭家六十块,阿哲那个心疼呦,没有办法,总要学回一什么吧,只得开始问问问,背背背。
当时,原主不知为了什么很是生气,就那么掐着弟弟的脖
,
神狠狠的真要掐死他。
郭文可是本届第一名,考了192的分。
……
唉!太难了,初一科目对曾玉兰而言,太多太难了。
……
而郭妈妈是个情商的妇女——
原主不打两个妹妹,要打就打小自己两年的弟弟,目前为此,曾玉兰还是比弟弟要。
一边工作一边考研究生,听说她很是霸的要求自己先考,老公第二年再考,真真是个学神般的存在。
当然,阿哲还是会时时懈怠,可不是还有曾玉兰在吗?
1987年9月1日
这样说吧,原主与这个弟弟,那是从小打闹到大,当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互相。
大儿会念书能挣钱,就不让郭文上山放羊,一放学就有五年级学生过来写作业。
如果成绩一般,家长和老师都不会多劝几句。
弟弟阿哲成绩比去年的自己要好一些,却不如去年的自己自觉努力,不过他不敢败家。
曾玉兰边还有一个
了名的学霸,那便是自家亲
的亲孙女,她可是上一届第一名,便是初二了,她的成绩依旧漂亮,没有一
‘上了初中,女生便不如男生’的迹象。
“大,我来帮你……”六岁的三妹白白胖胖的,向来粘大人,从来没想过与妈妈分床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