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元博对万宗德的了解,京城之中能在他手底下抢人的人,凤麟角。
救下的军监四大司长中的其中两位。
颜烈声声严厉,字字如雷,百官无不侧目。
此番,若当众说,定能让萧天云无法辩驳。
萧天云已经自己承认了在幽州制造死尸行刺,谋害先帝的事实。
但,万宗德为什么要这么?
万宗德怎会将两人给颜烈,指证萧天云?
且先不谈万宗德暗中带走这两大司长的用意是什么,如今这两人为何会在颜烈手中?
另一人也声附和
。
说完,颜烈又摆了摆手。
从某层面上来说,元博这个代寺卿和金面首座,在万宗德面前对铁面官的影响力,还是稍弱一些。
军监有四大铸造
门,司职各有不同,分列四大司长。
能在铁面官手中轻易截获情报,并将人带走的,除了先帝之外,就只有万宗德这个寺卿。
听此,颜烈大为得意,仿似萧天云已然无从狡辩一般,厉声:“萧天云,你隐藏至
啊!若非本官对你一直持有怀疑,岂非令你瞒天过海了?
下,你还有何话说?有了这两大司长的证言和藏在幽州的证
,你已然可论罪伏诛。”
下一刻,语气蓦然转冷,:“来人啊!将离王拿下!”
同时,还相互对应搭话,说了当时的一些隐晦细节,并称已留下铁证在幽州家中隐藏,愿意拿
来指证萧天云。
萧永还未及查阅,颜烈已经开:“启禀陛下,这些信件乃是萧天云这十余年来,暗中与阿史那密谋的来往信函。当中有萧天云手下心腹所写,也有他亲笔所书。要鉴别真伪,只需
行字迹比对,即可!”
其最终目的,除了真是要保密之外,也有除去这些知情者,杀人灭的意思。
元博思虑至此,心中一阵澎湃不已。
他为大理寺卿,又是神秘的红衣人,还是正月的初二,这三个
份中不论是哪一个,都似乎与萧天云不无缜密的联系。
其中一人,便是荀济。
且,他们既是参与其中,也肯定会留下一些证作为凭据。
元博本就对此事有些疑惑,但并不难猜背后,是何人有此能力拦截。
两大司长被拖着来到萧永面前,行礼之后。
而这两人参与其中,肯定是知事情的全
,包括萧天云这个主谋。
这事,萧天云便是主谋,上官瑛亦有协助。
铁面官成功救下两人,但在将消息传回京城时被人截获,连人带信一起失了踪。
元博一早就猜想到,军监的人肯定参与其中,故此才会让铁面官暗中救人。
如今,这两人死里逃生,得知萧天云过河拆桥,恐怕会将他的隐秘全盘托...
“萧天云不仅弑君弑兄,意图篡位,还参与了前太通敌之事。太
通敌事发后,他一直沉默不语,实则却是他自己曝
了隐秘,先除去前太
这个同谋!”
当中涉及了缜密的机关排布,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帮助,方能布置得好。
正月的真正雇主,不是萧天云,而是新帝萧永,或者是谢坤坤?
一名禁卫随即手捧着大堆信件走了来,送到萧永面前。
但表面上,一阵痛心疾首。
“但你牙尖嘴利,恐怕不会甘愿俯首!那本官,便再让你彻底断了侥幸之心。”
却没想到,救人倒是救下了两个,却莫名落颜烈手中。
换言之,颜烈能得到这两人,大概率是万宗德自愿的。
随意抓过几封通敌书信看过后,幽幽:“这果然是皇叔的笔墨...”
萧天云被任命为摄政王后,第一条命令,便是以稳定朝局,保守先帝昏迷的秘密为理由,诛杀整个幽州四品以下官员。
剩下的三位,其中之一在先帝遇刺后,离王下令诛杀幽州四品以下官员时,也已经丧命。
元博虽然没有亲见过他们,但已经从档案室中见过他们的画像。
难说,这一切都想错了?
但荀济在被送幽州军营中时,已经诡异地自杀
亡。
其中一人说:“陛下,罪臣乃军
监,
弩司司长。参与了离王萧天云暗中摆布朱王尸首,行刺先帝的全
经过。先帝遇刺昏迷,乃是萧天云主谋。其丧尽天良,弑兄谋反,论罪当诛。他获得摄政王之权后,便下令诛杀
在幽州四品以下的官员,吾等就在其中。他这是要杀人灭
,过河拆桥。罪臣得以逃脱,此番弃暗投明,自知罪不可恕,但请陛下诛除
逆,
斩离王!”
别人不知,但元博心知肚明。
萧永冷哼一声,视线扫过众人,见到百官之中已有不少人开始对离王指指,
底闪过一抹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