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你既是太,为何又有离王之号?”
元博闻言,心中一冷。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并不能排除太有这样的想法。
“但后来王爷还是选择了尊重先帝的决定?”
踌躇了一会儿后,元博刚想开说些什么。
萧天云笑:“你并不笨!难
不知
有句话叫
擒故纵,置于死地而后生吗?红衣人早已投靠了太
,他故意揭穿太
的
谋,不过是一
障
法。太
首战失利,已然失去了朝臣支持。后有皇后支持吴王
朝,吐蕃王暗中
迫朝廷释放萧笙。皇兄若无法醒来,那么皇位人选必定会在他们三人中决
。”
“太先失了先机,只能以退为
。他自愿下罪己诏,隐去锋芒,不过是想转移矛
,让另外两位皇
的注意力放在本王
上。内阁让本王亲自
征,表面上是给了本王白捡了一个立大功的便宜。但如此一来,吴王与萧笙就会认为本王也有角逐皇位之心,继而对本王心生猜忌,甚至
刀相向。”
“是的!那你也就应该知,若本王真有谋逆之心的话,当年早就起兵,何须等到现在?皇兄也必然是信我忠诚,这才会在昏迷之际,将摄政之权
予我手。那么,本王又何须故意挑拨太
兄妹之间的关系?太
若非真有心牺牲玥儿,本王何必多此一举,留书提醒你们?”
但最终,他只是选择了追捕柳无情,而并未有任何起兵的举动。
萧天云此话,说得倒是有理有据,令人难以辩驳。
一生,他最后想要一位文君来执掌国祚,而非一个武皇。”
一时间,这位曾经威名赫赫的离王是忠是,竟让人难以分辨。
下,萧天云一副正义凛然的姿态,甚至将自己曾任太
,离皇位只有咫尺之遥而并未动心的往事说了
来,不像是单纯地为了笼络、误导元博的意思。
却见萧天云伸手:“行了,不必多说。最快半个月后,本王便会离京。你若信得过本王,就在
发之前来找我吧!”
“那王爷提起此事,是想说明什么?”
说完,便走了大厅外。
元博沉
:“话虽如此,但红衣人该如何解释?他若非王爷的人,又怎会指认太
?太
若真有以公主为代价的想法,为何会甘愿下罪己诏?”
若离王与两大皇相争,两败俱伤之后,太
复
收拾残局,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本王先是被封离王,父皇仙逝的前两年,才定下了太之位,这并不冲突。而当时皇兄乃是雍王,封地西域四镇。后来却成了皇帝,这本就难以预料。”
来人一布衣,外表上并不像什么权贵的
份,却在看清萧天云的面孔后,躬
:“见过皇叔。”
萧天云的辈份与资历都很,如他所说,他若真的有心造反,当年即便柳无情杀了他全家,他只要不死,一样可以举兵谋反。
刚门
,迎面走来一人,差
和他撞了个满怀。
往后的近三十年来,更是淡朝堂,不问政事。
离王一气说了一大段话,却是直指太
萧
包藏祸心,试图引起两大皇
对他的敌意,从而借刀杀人。
“而本王若和另外两大皇相争,不论谁胜谁败,都会元气大伤。届时,太
复
,坐收渔利。金面首座难
看不
来?”
而内阁迫使离王亲征,让所有人都以为太失势以后,离王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从而将离王摆上台面,承受其余两大皇
的“攻击”。
但从海公公那里又得知,离王乃是逆之辈,这又该如何解释?
“当时本王手握五十万大军,军中将士有一半皆在我麾下,包括拱卫京都的皇城军。并非危言耸听,当年本王只要愿意,即便皇兄有先帝遗诏,若本王想起兵取而代之,也不是不可。这,你应该可以承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