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113节(2/3)

——全是手绘建筑图,线描建筑,线条优、栩栩如生。

三月份收到我们学校寄过去的准考证后,他也收到考落榜的消息,

“黄伯伯,这是院后村自产的桂山新茶,您拿回去尝尝。”

陶守信展开那一迭信纸。

黄家发叹了一气,拿一个厚厚的大号纸信封,信封上的笔字苍劲有力,一下引了陶守信的目光。

“这是鄂西北边远山区的考生,在报考研究生之后寄给我的。他名叫范至诚,从小就好古代建筑,江城人,一没读完正赶上运动,因为家里有个,所以主动报名上山下乡,被分到边远山区当知青。”

“老陶,是这样啊,你看你家南风的成绩这么,那个免试指标要不要让来?”

“这次的考研成绩来了,范至诚的专业课分数很,但是英语和政治完全不行,排名第七十七,本录取不了。”

黄家发没有讲客气,笑着收了这份礼

“今年九月,南风就可以校读研了,到时候把籍关系也转回来,再不用去农场吃苦受累了。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当老师,接你爸的班,怎么样?”

陶守信打开信封,从里面厚厚一迭信纸、还有一个自行装订的小册

陶守信一边细细地看着范至诚的作品,一边倾听着黄家发的话,并没有上表态。

黄家发把信封放在茶几上,一边示意陶守信打开来看,一边解释。

前十?”

陶守信睛一亮:“这孩有绘画基础,透视,线条稳,的确是个好苗。”

“你看,这是他利用工作之余到走访记录,对鄂西北民居,包括土家吊脚楼、牌坊楼、明清古民居在内的相关资料。建筑平面、结构特征、风土人情均记录在这本册上。”

现在将这个指标让来,需要陶守信与他一起去学校招生办说明情况,还要打报告,麻烦得很。

陶南风笑着从橱柜里取下一个铁盒,里装着大约二两今天明前茶。

黄家发接过陶南风送过来的绿茶, 轻啜一, 有些诧异:“这是今年的新茶, 很好, 还带着香, 从哪里来的?”

黄家发搓搓手,显然对自己索要指标觉有些惭愧。毕竟当初陶守信为了女儿请大家吃饭、喝酒,而且陶南风又有全国设计的银奖,拿下指标名正言顺。

“我事先声明啊,这名考生我并不认识,也不是什么亲戚,我想为他争取一个免试指标,真是惜才。你看看、你看看——”

陶南风笑了笑:“谢谢黄伯伯关心。”

陶守信很是惊喜,拿过小册不释手:“这是非常难得的资料啊,我前年就准备编写《鄂西北民居实录》,不错、不错!这孩是个非常好的科研人才。”

得到陶守信肯定,黄家发也兴起来,翻开那本小册,拿到陶守信面前。

寒暄了几句,黄家发咳嗽两声,终于把自己登门造访的目的说了来。

陶守信很兴, 却又不敢过分表, 便抿着微笑:“多谢、多谢!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陶守信愣了一下:“怎么,黄主任你有想关照的人?”

“他毕竟只读了一,基础知识不行。他今年27岁,去年报名考,自己也知没戏。后来打听到考研可以同等学历报考,便试着找单位推荐,报了名。

黄家发哈哈一笑:“何止!她是第三名, 凭她的成绩, 妥妥录取。”

黄家发看陶守信对自己推荐的人才有些意动,便继续刚才的话题。

院后村北面便是桂山,山上多有野生的桂树、茶树,村民自制的绿茶带着的桂香味,陶南风尝过之后便找村长买了一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